网络游戏

《三国志13》中文配音郭嘉VS陈宫试玩视频分享

2020-04-26 作者: admin 来源:网络 整理:游戏131(www.youxi131.com)

三国志13任命重臣需要什么条件

只要功勋够了就可以了好像是2000功勋,你比你选曹操刚招到郭嘉必须让他去做点事情涨一点功勋才能当重臣

有关郭嘉

生平

弱冠隐居

郭嘉少年时已有远见,见汉末天下将会大乱,于弱冠(二十岁)后便隐居,秘密结交英杰,不与世俗交往,所以不是太多人知道他。197年,郭嘉二十七岁时,被辟为司徒府,投于袁绍帐下,但认为袁绍没有决断力及用人之才,难成大事,便离开袁绍。后郭嘉得曹操谋士荀彧的推荐,代替早逝的戏志才,曹操与郭嘉讨论天下大事后说:“令我成就大业的人,必定是这个人。”而郭嘉出门后,亦高兴的说:“果然是我主公。”便被表为司空军祭酒。

出谋献策

刘备被吕布袭击,依附于曹操。谋士程昱向曹操建议杀死刘备,以绝后患,曹操便问郭嘉有何意见,郭嘉认为:“的确。但曹公举剑起义兵,为百姓除暴,推出诚信用以招揽英雄俊杰,恐怕仍未做到。现今刘备有英雄名声,他在穷途末路时投靠我们而我们将他杀害,这是杀害贤士的恶名,那智者、将士都会自疑,再次想选择谁作主人,那曹公要和谁平定天下?所以除掉一人之患,而危害到四海的声望,安危的选择,不可以不察觉!”曹操亦有感于此,便不杀刘备。

不过,郭嘉亦认为刘备有万人敌关羽、张飞跟随,而刘备得人心,不会为人之下。所以向曹操上谏“古人有说:‘一日放纵敌人,便成数世的祸患。’,宜早些建立恰当的位置。”意思就是要软禁刘备,但曹操却不接纳软禁刘备的计谋,为了使他心服于自己,反而对刘备更亲近。198年,曹操东征吕布,吕布固守城池,曹军疲乏,曹操有意退兵,但郭嘉与荀攸都认为吕布必败,建议用水计强攻,果然攻克吕布。不久,刘备藉口攻打袁术而离开曹操的势力中心,程昱、郭嘉曾再劝阻曹操:“放走刘备,会生变数了!”但当时刘备已走,而且果然夺了下邳,对抗曹操,曹操大叹不应放走刘备,便决定与袁绍开战前,先东征刘备,众将领都担心袁绍会南下,但曹操不认同,郭嘉亦认为先东征较为务实。最后曹军遂大破刘备,解决了东边的问题。

算尽袁家

官渡之战前,曹操担心势力不及袁绍,郭嘉与荀彧便分析出曹袁间的十胜十败,令曹操信心大增。开战后,两军于官渡对峙,江东之主孙策有意北上,攻击曹操根据地许都,曹营众人皆感恐惧,但郭嘉研判孙策喜欢轻骑单出,必为刺客所害。果然,孙策在一次狩猎中被仇敌许贡的食客所杀。

200年,曹操大败袁绍。不久袁绍死去,曹操出兵讨伐袁绍儿子袁谭、袁熙、袁尚,节节胜利,众人都认为应该乘胜追击,唯独郭嘉则认为应退兵,令其自相残杀,曹操从计,南击刘备。袁谭、袁尚果因争夺冀州而开战。可是袁谭为袁尚所败,出走平原,并派遣辛毗向曹操求降。曹操便进攻邺城,将袁尚赶向北走。不久曹军又击败袁谭,平定冀州。郭嘉被封为洧阳亭侯。

曹操继续北上,讨伐袁尚及外族乌桓,曹营中都怕荆州的刘表会派刘备偷击许都,但郭嘉又认为刘表与刘备实是不和,所以应尽快解决北方事宜,更建言要兵贵神速,宜留辎重,轻骑兼程,出其不意,果然大破敌军,斩杀蹋顿,一路追杀袁尚。袁熙、袁尚前去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公孙康将他们杀死,表示归附曹操,曹操成功统一北方。

惜哉奉孝

当曹操自柳城北还时,郭嘉得了重病,曹操非常担心,不断前去探望。可惜,郭嘉回天乏术,死时三十八岁。曹操到其丧礼时,大感哀痛,对荀攸等说:“各位年纪都是我的一辈,唯独奉孝最年少。当天下定了后,想嘱托他后事,但他中年夭折,真是天命呀!”諡郭嘉为贞侯,其子郭奕继嗣。208年,曹操于赤壁之战大败,大叹:“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而后也经常怀念起他,如“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262年,因功而受到曹奂于曹操庙庭祭祀的礼遇。

特征

郭嘉体弱多病,行为不太检点,就算被陈群检举,但仍不作改变,不过曹操爱惜郭嘉的才能而不加责备。看其弱冠后隐居,可见他喜爱不受拘束。此外他有远见,对他人的心理与性格都能推测清楚,如刘表、刘备、孙策、袁绍、袁谭、袁尚等都被其推测过,极其准确,又能精确的表达事情,曹操也大赞他“只有郭奉孝能清楚我的心意。”

评价

三国志评曰:“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于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

曹操:“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唯奉孝为能知孤意。”、“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曹操表郭嘉:“臣闻褒忠宠贤,未必当身,念功惟绩,恩隆后嗣。是以楚宗孙叔,显封厥子;岑彭既没,爵及支庶。故军祭酒郭嘉,忠良渊淑,体通性达。每有大议,发言盈庭,执中处理,动无遗策。自在军旅,十有余年,行同骑乘,坐共幄席,东擒吕布,西取眭固,斩袁谭之首,平朔土之众,逾越险塞,荡定乌桓,震威辽东,以枭袁尚。虽假天威,易为指麾,至于临敌,发扬誓命,凶逆克殄,勋实由嘉。方将表显,短命早终。上为朝廷悼惜良臣,下自毒恨丧失奇佐。宜追增嘉封,并前千户,褒亡为存,厚往劝来也。”、“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不幸短命,事业未终。追思嘉勋,实不可忘。可增邑八百户,并前千户。”

曹操书信给荀彧,追思郭嘉:“郭奉孝年不满四十,相与周旋十一年,阻险艰难,皆共罹之。又以其通达,见世事无所凝滞,欲以后事属之,何意卒尔失之,悲痛伤心。今表增其子满千户,然何益亡者,追念之感深。且奉孝乃知孤者也;天下人相知者少,又以此痛惜。奈何奈何!”、“追惜奉孝,不能去心。其人见时事兵事,过绝于人。又人多畏病,南方有疫,常言‘吾往南方,则不生还’。然与共论计,云当先定荆。此为不但见计之忠厚,必欲立功分,弃命定。事人心乃尔,何得使人忘之!”

原因:谁不想出名。

郭嘉历史上到底怎么样。。。有说成神的,也有评价...

三国演义上参与献策的战役从来没有败过的谋士有两人:郭嘉和贾诩,但郭嘉只有曹操一个主人,而贾诩的主人换了一个又一个,所以郭嘉的评价非常高。郭嘉忠义,但早死,不能在曹操大业上贡献更多,至少活着的时候没有能够让曹操称帝,如此而已,所以有不足的地方,郭嘉是个优秀谋士,但不一定是个优秀属下。

《三国志13》武将哪个好 最强武将排行榜推荐

武将排名是很热的主题,然而目前的论据大多是印象或者神单。印象失之主观,神单失之片面。本文尝试性的做了基于数据的三国志13中全部历史武将的评分和排名,考虑的因素包括四维、适性、特技、战法和重臣特性,与大家探讨。很多评分标准只是尝试性的,有很大的修改空间,欢迎提出问题或建议。
武将排名
武将排名前五十
武将 总分 排名 总分(不含威名) 排名(不含威名)
诸葛亮 213961 1 203961 1
赵云 208527 2 178527 9
关羽 206146 3 196146 2
姜维 204784 4 194784 4
孙策 203151 5 193151 5
司马懿 197833 6 195333 3
吕布 195250 7 185250 6
张辽 191443 8 181443 7
马超 190915 9 170915 13
邓艾 190358 10 180358 8
周瑜 185023 11 175023 11
曹操 183338 12 173338 12
孙坚 183172 13 178172 10
徐晃 179653 14 169653 14
甘宁 171244 15 161244 16
陆逊 170865 16 165865 15
张合 161762 17 151762 17
文丑 161625 18 151625 18
夏侯惇 160959 19 140959 29
魏延 160870 20 150870 20
吕蒙 160550 21 150550 21
张飞 156353 22 151353 19
庞德 155308 23 150308 22
颜良 154157 24 149157 23
羊祜 153029 25 143029 25
庞统 151806 26 141806 27
徐庶 151393 27 146393 24
高顺 147441 28 142441 26
关平 146363 29 141363 28
陆抗 142729 30 132729 31
夏侯渊 142339 31 132339 32
董卓 141445 32 138945 30
郭淮 140292 33 130292 34
黄忠 135836 34 130836 33
文鸯 134916 35 124916 38
杜预 134521 36 124521 39
郭嘉 133880 37 128880 35
刘备 133642 38 123642 40
华雄 133539 39 128539 36
太史慈 130370 40 125370 37
乐进 125534 41 120534 41
周泰 124536 42 114536 42
张角 123873 43 103873 50
黄盖 118667 44 113667 43
曹彰 116343 45 111343 44
张苞 115381 46 105381 48
严颜 114903 47 109903 45
张绣 111176 48 101176 54
典韦 110658 49 105658 47
司马师 110336 50 90336 74
战法排名前十
名称 效率 排名
连环计 144.3413542 1
决死指挥 133.7832796 2
猛将突击 124.3119759 3
突击指挥 123.9489439 4
机略纵横 118.782299 5
突进指挥 115.5391332 6
烈将突击 112.6148523 7
鬼谋计 112.3925352 8
火牛计 111.0198956 9
神火计 110.3963417 10
基本公式
总分=四维得分+适性得分+特技得分+战法得分+重臣得分
四维得分=0.01*(4*统率^3+2*武力^3+2*智力^3+1.5*政治^3)
适性得分=1000*(枪骑弓适性得分最大值+枪骑弓适性得分之和)
枪、骑兵适性得分:S适性=8,A适性=4,B适性=2,C适性=1
弓兵适性得分:S适性=4,A适性=2,B适性=1,C适性=0.5
特技得分=500*(5*特技数量+特技等级之和)
战法得分=0.01*战法效率^3
战法效率计算比较复杂,此处不展开,详见后文
重臣得分=2000*(12*枪术调练/骑马调练+8*公正无私/神算鬼谋/豪胆猛进+4*慎重坚守/兵站管理/合理彻底/远征辅佐+2*弓术调练/农业重视/商业重视+1*敌中作敌/和气生财)
以诸葛亮为例:
诸葛亮四维(统武智政)是98,38,100,95,所以四维得分=0.01*(4*98^3+2*38^3+2*100^3+1.5*95^3)=71605.745
适性是枪S(8分)骑C(1分)弓S(4分),所以枪骑弓适性得分最大值=8,枪骑弓适性得分之和=13,适性得分=1000*(8+13)=21000
技能有16个,共计120级,特技得分=500*(5*16+120)=100000
战法为神算阵法,战法效率为93.32,战法得分=0.01*93.32^3=8216.883
重臣特性是神算鬼谋,重臣得分=2000*8=16000
诸葛亮总分=71605.745+21000+100000+8216.883+16000=216732.6279
算法说明
1四维得分
四维得分=0.01*(4*统率^3+2*武力^3+2*智力^3+1.5*政治^3)
四维是一个武将最基础的数据,而最传统衡量四维优劣的标准是四维和。本文在四维和上主要做了两点修改:改变四维分别的权重,以及用四维的立方代替四维本身。
权重方面,战斗一直是各代三国志核心,而本代三国志统定攻防,重要性当然是最大的,给予权重4;武力智力在战斗中也有作用,给予权重2;政治在战斗中毫无作用,给予权重1.5。
至于为什么要用四维立方而非四维本身,考虑如下例子:武将A武力60,智力60,武将B武力1,智力100,而其它数据都一样,武将AB孰优孰劣?当然是武将B。然而A的两维和是120比B的两维和101还高。这是因为武将最重要的是他的长处:相同四维和下,四维水桶腰的武将不如有一两项特别高的武将。而四维立方和则避免了这一问题:还是拿前面的例子,A的两维立方和是432,000,B的两维和是1,000,001,高下立判。这个标准之后的观点是,样样平庸的武将不如有长有短的武将,越优秀的项目越重要。这种强调一招鲜的思维在后面还会用到。
2适性得分
适性得分=1000*(枪骑弓适性得分最大值+枪骑弓适性得分之和)
枪、骑兵适性得分:S适性=8,A适性=4,B适性=2,C适性=1
弓兵适性得分:S适性=4,A适性=2,B适性=1,C适性=0.5
先说单个兵种适性得分。问:适性S和适性A之间的差距,和适性B和适性C之间的差距哪个大?答:前者,因为适性BC都当不了主将(除非计谋队,但计谋队也不在意适性带来的面板)。所以我们给枪骑S适性8 分,A4分,B2分,C1分,来突出高适性的重要性。弓兵的特殊处理是因为本代弓兵面板低,不能夹击,导致一个弓S枪A的武将带弓不比带枪实用,所以同等适性弓兵得分比枪骑少一半。
然后是全兵种适性得分。公式里除了三兵种适性得分和,我们还额外加了三兵种最高适性得分,以反应边际效应递减;毕竟出门只能带一种兵,有一个S和没S的差异是要大于一个S和两个S的差异的。从另一个角度,这也是在强调一招鲜。
3特技得分
特技得分=500*(5*特技数量+特技等级之和)
时间精力所限,这里只提出了一个临时性的、很粗糙的公式,需要进一步的修改。有的特技一级就够了,有的特技级别越高越好。每个特技的价值都不一样,一般来讲战斗特技价值高于内政特技。我会在接下来尝试给每个特技赋予不同的权重。如果大家有建议,欢迎提出。
4战法得分(最难的部分)
战法得分=0.01*战法效率^3
战法效率=战法总分/指挥点数
战法总分=(数据时长得分+数据瞬间得分+效果时长得分+效果瞬间得分)*群体倍数*兵种限制倍数
数据时长得分=持续天数^0.5*(己方攻击加成+敌方攻击减成+0.5*己方防御加成+2*敌方防御减成+己方机动加成+敌方机动减成)
数据瞬间得分=3*(己方士气加成+2*敌方士气减成+3*单体战法敌方士气减成)
效果时长得分=持续天数^0.5*(40*维持士气+60*连击+20*全兵击+30*顺境+40*突击+150*范围+40*无双+10*逆境+20*射程+40*全方位射击+10*兵击封印+40*挑衅+5*伪报)
效果瞬间得分=10*抚慰-30*减自2%兵力+200*伤兵恢复+100*减敌10%兵力+20*伪兵
群体倍数=1*单体战法+(1.5+0.5*效果直径)*(友方群体战法+敌方群体战法)+(1+0.5*效果直径)*火计类战法
兵种限制倍数=1*一般战法+0.5*特定兵种战法
公式这么多,自己看着也头大,争取慢慢解释。
战法得分是战法效率的立方,这也是一招鲜的思路:一般用的上的就是场上最厉害的一两个战法,剩下的是好一点的垃圾或坏一点的垃圾,区别不大。

《三国志·魏书·郭嘉传》翻译

《三国志·魏书·郭嘉传》翻译译文

郭嘉传,郭嘉字奉孝,颍川郡阳翟县人。当初,郭嘉曾北行去见袁绍,对袁绍的谋臣辛评、郭图说:“明智的人能审慎周到地衡量他的主人,所以凡有举措都很周全,从而可以立功扬名。袁公只想要仿效周公的礼贤下士,却不很知道使用人才的道理。

思虑多端而缺乏要领,喜欢谋划而没有决断,想和他共同拯救国家危难,建称王称霸的大业,实在很难啊!”于是从此离开了袁绍。在这之前,颍川郡人戏志才,是个善于筹划的人士,太祖很器重他。戏志才死得早。

太祖给荀彧写信说:“自从志才去世后,我就没有可以与之计议大事的人了。汝川、颍川本来多有奇特人士,有谁可以继承戏志才呢?”荀彧推荐了郭嘉。太祖召见郭嘉,谈论天下大事。太祖说:“能使我成就大事业的人,一定就是这个人了。

”郭嘉出来后,也高兴地说:“这才是我的真正主人啊。”太祖上表让郭嘉做了司空军祭酒。太祖征讨吕布,经过三次战斗,打败了吕布。吕布后退坚守。这时士兵疲倦,太祖想率领军队撤回,郭嘉劝说太祖猛烈攻打吕布,随即将吕布捉住。

详见《荀攸传》。孙策转战千里,占据了全部江东地区,听说太祖与袁绍在官渡相持不下,于是想渡江向北袭击许县。众人听到这个消息都有些害怕。郭嘉预测说:“孙策刚刚吞并了江东,所诛杀的都是些英雄豪杰,他是能让人效死力之人。

但是孙策这个人轻率而不善于防备,虽然他的部队有一百万人之多,却和他一个人来到中原没什么两样。如果有刺客伏击,那他就不过是一人之敌罢了。在我看来,孙策必定要死在一个平常的人手中。”孙策到了江边,尚未渡江,果然被许贡派出的刺客所杀死。

郭嘉随从太祖打败袁绍,袁绍死,又随从太祖到黎阳讨伐袁谭、袁尚,接连几次战斗都打败了对方。众将领想乘胜攻击,郭嘉说:“袁绍爱他这两个儿子,一直没有立哪一个继承他。二人分别有郭图、逢纪做他们的谋臣,一定会在其间交相争斗,互相离间。

我们攻得太急,他们就会互相扶助,我们攻势一缓和,他们互相争斗的心思就产生了。我们不如向南作出像要征讨刘表的样子,以等待二袁的变化,变局已成,尔后再向他们攻击,就可以一举成功了。”太祖说:“好。”于是向南面进军。

军队开至西平县,袁谭、袁尚果然开始争夺冀州。袁谭被袁尚军队打败,逃走保守平原县,派遣辛毗乞请投降。太祖回兵救助袁谭,随即顺势平定了邺县。郭嘉后来又随从太祖在南皮攻打袁谭,平定了冀州。太祖封郭嘉为洧阳亭侯。

太祖将要征讨袁尚和辽西、上谷、右北平三郡的乌丸人,手下众将领大多顾虑刘表支使刘备袭击许县以讨太祖,郭嘉说:“太祖虽然威势震撼天下,但乌丸依恃他们地处偏远,一定不会设置防备。乘他们没有防备,突然发动攻击,就可以攻破消灭他们。况且袁绍对汉人、乌丸人有恩,而袁尚兄弟还在。

现在四州的百姓,只因我们的威势而归附,德政恩惠并未施加,如果我们舍弃进攻他们的时机转而南征刘表,袁尚就会凭借乌丸的资助,招募他们的能为主人效死的臣仆,胡人一有动作,当地的汉人、乌丸人都会响应,就将助长蹋顿的野心,坚定他们非分侵吞中原的计划,那时恐怕青、冀二州就不在我们手里了。

刘表不过是个坐谈客罢了,自己知道才能不足以驾驭刘备,重用刘备,怕不能控制他,不给刘备重任,刘备又不会为他所用。我们虽然在国内兵力空虚的情况下远征,您也不用忧虑。”太祖这才出征。走到易县时,郭嘉建议说:“兵贵神速。现在我们奔波千里偷袭敌人,军用物资太多,难以顺利迅速地前进,并且对方要是知道了,一定作了防备。

不如留下军用物资,让轻装的士兵加倍赶路,出其不意地攻击敌人。”太祖于是秘密从卢龙塞出兵,直接攻向乌丸单于居住的地方。乌丸人仓猝中听到太祖军队到了,惊慌惶惑中合兵作战。太祖军大败乌丸军,斩杀了蹋顿和各个有名的首领。袁尚和他哥哥袁熙逃去辽东郡。郭嘉深沉通达,有谋略,通晓事物情理。

太祖说:“只有郭奉孝能知道我的心思。”三十八岁时,郭嘉从柳城回来,病得很重,太祖派去探问病情的人一个接着一个。郭嘉去世后,太祖亲自前去吊丧,对荀攸等人说:“你们诸位的年纪和我是同辈,只有郭奉孝年纪最轻。

天下战事完毕,我还要把身后的事务托附给他,而他却中年早逝,真是天命啊!”随即上表,增加他的封邑八百户,连同以前所有,共一千户。追谥贞侯,由他的儿子郭奕继承。

后来太祖征战荆州返回时,在巴丘遇上了流行疾病,烧掉了船只,太祖叹息说:“郭奉孝如果还健在,不会让我落到这个地步。”当初,陈群曾批评郭嘉行为不检点,几次在太祖面前诉说郭嘉的不是,郭嘉不以为意,神情自若。

太祖更加器重他,但同时因为陈群能秉持公正,对陈群也很欣赏。郭奕后来任太子文学,早逝。他的儿子郭深继承。郭深逝世,又由郭深的儿子郭猎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