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游戏

《全面战争:三国》演义模式孙权培养指南

2020-03-22 作者: admin 来源:网络 整理:游戏131(www.youxi131.com)

关于全面战争三国模式

史实模式武将可能会被一队持矛民兵搞死。
演义模式武将可能万人军中七进七出斩杀数百宵小也无碍。

演义模式里的武将看装备和成长度,当然有些历史上著名的人物有专属装备所以能疯狂装13
史实模式里的武将你还是安心的放在军队后面掠阵就够了,拉出去遛一遛可能就挂了。

小白不懂就问 全面战争三国的 军队怎么搭配啊

罗马主要靠部队实力,将领卫队作用不是特别强(对应三国史时模式);
战锤主要靠领主和英雄(估计后期会和三国演义模式对上)。
本作区于二者中间。
如何配置部队,按照罗马2经验,前排抗,弓箭输出,骑兵激动。将领看属性是站桩,还是机动游走。
目前三国单个部队,最大带兵配置是三武将+18支小队。
配置如下可以再调整下:
前期2队骑兵+6队弓箭手+10队盾兵或长枪兵(长枪兵更好些);
中期4队骑兵+6队弓箭手+8队持盾或长枪兵;
野战阵型摆放,弓箭手最前排,步兵紧跟其后,骑兵两侧一半。
战役开始二话不说,弓箭先干对面射手,最好优势集中干对面强力输出队先,对面步兵贴脸,立马把弓箭手拉后,步兵上前抗。
骑兵看对面骑兵情况,对面骑兵多,留守保护弓箭侧翼,少的话就留将领保护侧翼就好。骑兵早早拉开利用地形,跑两边两军接阵后去冲击对面弓箭
强势武将去和骑兵一起机动,弱的和步兵守阵,更厉害的比如吕布等,直接单飞搞对面武将,记得千万别点单挑!!!
现在武将技能还能正式搞出来,和战锤玩法不一样,后期如果技能和战锤一样,直接就不用步兵了,三武将后排全部输出加几队骑兵就好了。
以上就是有关《全面战争:三国》军队配置的相关介绍,感兴趣可以看看 https://gouhuo.qq.com/games/guide/301716?ADTAG=SGWD!

《三国全面战争1.9》公孙瓒、刘备、曹操、孙权、吕...

公孙瓒:白马射手,白马义从,燕云铁骑。

刘备:威武长刀步兵,白耳兵,无当飞军,连弩兵,突将骑。

曹操:青州兵,武卫营,虎豹骑,霹雳车。

孙权:女亲兵,解烦步兵,敢死步兵,横江武射,劫营骑。

吕布:陷阵营,突阵猛士,皮兜弓骑兵,玄戟骑兵。

三国全面战争(又名罗马全面战争:三国演义MOD)是由柱子工作组制作,基于罗马全面战争引擎的一款三国题材RTS剧本。

1.99版是由铠甲将军创意整合制作,在1.7A基础上重置了大地图,添加了很多RS2效果,引入了很多国外MOD的东西,贴图大多是新做的。其主要特色在于地域征兵系统以及「声音效果」方面的强化,令人进入战场後有「身历其境」的真实感。 

但是该系列的最新版本需要付费购买、将军自身的问题以及该版本所牵涉到的各类【原MOD修改爱好者们】的作品,引起了诸多争议。

三国全面战争怎么称帝,难道只有刘备孙权可以?

不是,根据打下的城池数量可以获得称号。

《三国:全面战争》称帝条件:

1、势力拥有城池40座以上。

2、势力主公获得称王称号。

3、势力拥有名山驿站的城市其一(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

4、势力主公前往名山驿站的城市呆上几个回合,回合结束后满足前3个基本条件后有50%几率获得”封禅"。

5、势力主公获得“封禅”后满80个回合仍然满足前3个条件即可称帝,势力主公获得称号“皇帝”,势力继承人获得称号“皇太子”。

扩展资料:

《三国:全面战争》中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收买喜欢的将领。

收买条件详解如下:

1、空位,收买系统其实是收养义子的系统,但每个势力栋梁(或君主、继承人)最多拥有4个儿子(不管是亲生的还是义子)

2、年龄:收买系统其实是收养义子的系统。所以被收买的人的年龄必须小于你的某个有空位的势力栋梁、君主或者继承人,从1、2条件可以看出,应该先优先收买年纪大的武将,然后由年纪大的武将作为父亲,来收其他小年纪的武将。

3、忠诚,忠诚决定了收买费用,一般情况下,满忠诚(+5)的武将收买费用是天价,在野武将一开始忠诚是-5(最低),所以一开始只需5000左右便可收买在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在野武将的忠诚会慢慢增加,然后收买费用越来越高,对于其他势力的武将来说,将其打成乱军是最方便收买的,不光可以解除其身份的限制,还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降低其忠诚。

4、钱,这个就不赘述了,足够的钱自然是必须的。具体需要多少于忠诚有很大关系。

5、身份,身份若为势力君主、势力继承人,那是不可以收买的,唯一的方法是将其打成乱军后收买。

6、状态,在某些特殊状态下,武将也是不可收买的(比如心怀不满)。解除的方法也是打成乱军,随着时间推移有几率解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全面战争:三国》

《三国演义》孙权的性格特点有哪些

孙权的性格特点:头脑机智深藏不漏、审时度势、深谋远虑、略有自负。

深藏不漏:
关于赤壁之战,孙权其实是主战的,因为以他的性格刚毅,他是不可能投降的,父亲大哥用性命换回的城池他是不会想让的,但是在开会的时候,文官主降,武官主战,他一直都没表态,不露声色,知道周瑜回来解了他的疑惑,这才宣布开战。
善于审时度势:

建安十六年(211年),他在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后,毅然决定自京口(今镇江)徙治秣陵(今南京),又在石头山建石头城。次年改秣陵为建业。黄初二年(211年),因与刘备争夺荆州,为便于指挥对蜀作战,又以荆州的鄂城为政治中心,改称武昌。黄龙元年(229)四月,孙权在武昌称帝。同年九月,又将都城自武昌迁回“舟车便利,无限险之虞:田野活饶,有转输之籍;进可以战,退可以守”的建业。这样,孙权开创了南京的建都历史。
略有自负:
赤壁之后,孙权兵分两路,一是周瑜取荆州,二是自己带领取合肥一代,自己就久攻不下,调周瑜兵马来帮忙,结果程普带兵到了,孙权确说:不用新兵,看我带自己的士兵先打一仗,现实实力,结果小命差点丢了。

深谋远虑:

孙权是三国吴帝国的创建者,孙坚次子。十四岁便随兄长孙策转战,参与平定江东,孙策猝亡后,孙权接掌江东。在一代名将周瑜的辅佐下领导东吴在赤壁战胜曹操。使天下成三国鼎立之势。北拒曹操,西抗刘备。为一代明主,孙权在外交上能屈身忍辱,以柔克刚,有勾践之奇,这方面超过了曹操,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