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游戏

《三国志14》曹操背景介绍

2019-12-18 作者: admin 来源:网络 整理:游戏131(www.youxi131.com)

曹操背景及资料

曹操,字孟德,别名一名吉利,小名阿瞒,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出生在沛国谯县,官宦世家,养祖父是宦官曹腾,名望很高,被汉桓帝时被封为费亭侯。

曹操的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汉灵帝时官至太尉,三国志记载曹操的远祖是汉朝初期的相国曹参。曹家与夏侯家有密切关系,夏侯、曹氏,世为婚姻。后来成为曹腾的养子,于是改姓曹,曹操实为夏侯氏,夏侯惇和夏侯渊与曹操为堂兄弟。

扩展资料:

年轻时期曹操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而且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当时的人不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梁国的乔玄等人认为他不平凡。

曹操早年就表现出对武艺的爱好与才能,博览群书,尤其喜欢兵法,曾抄录古代诸家兵法韬略,还有注释《孙子兵法》的《魏武注孙子》著作传世。这些为他后来的军事生涯打下了稳健的基础。

参考资料: 曹操 百度百科

曹操的历史背景

曹操的历史背景:

曹操举孝廉出身,选为郎官,历任洛阳北部尉、顿丘令、议郎,拜骑都尉,镇压黄巾起义,迁济南相,政教大行,一郡清平,迁典军校尉。组织关东诸侯联军讨伐董卓,迁东郡太守,拜为兖州牧。迎接汉献帝,拜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司空,迁丞相,挟天子以令不臣。

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基本统一中国北方地区。

推行有效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稳定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促使中原地区政局稳定、经济向好,阶级压迫有所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

汉献帝念及功劳,封为魏公,加九锡。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封为魏王,位在诸侯王上,如同萧何故事。建安二十五年(220年3月15日),病逝于洛阳,终年六十六岁,谥号为武。次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扩展资料:

安阳“曹操墓”的发现,再次勾起人们对曹操这位三国英雄的追忆。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毁誉各半,与他同时代的人对他评价很高,如《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认为曹操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唐代以前,几乎所有人都推崇他,因为当时人们认为以有德之人替代腐朽王朝是很自然的事。然而宋代以后,兵变上台的赵匡胤为了统治的稳固,倡导正统思想,开始贬低曹操。批评曹操的言语出来了:身处三公之位,而行桀虏之态,污国害民,毒施人鬼。

还有的抨击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有篡汉之心。元代以后,社会上对正统的思想逐渐淡泊,没人再提篡汉一说。

无论如何,提笔会写诗,上马能打仗,曹操这种人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易中天就称他为“可爱的奸雄”。曹操的文治武功为人所熟知,但生活中的曹操又是何许人?拂去岁月的尘埃,安阳墓的发现再次撩开他神秘的面纱,展现出他盖世奇才的另一面。

嗜色如命:

曹操是英雄,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安阳曹操墓中同时出土有两具女性尸骨,虽然目前尚不确定是否系曹操原配卞夫人或其他姬妾,但光是男女同葬一点,却也可窥曹操的“好色”一斑。

曹操一共有25个儿子,生有子嗣的后妃达14人之多。当然,这还不足以证明曹操好色,它只能算作古代多妻制度下的一般情况。

曹操年轻时,在男女之事上颇为荒唐。《世说新语•假谲》记载曹操早年劫色的故事。有一年,曹操与袁绍听说某大户人家娶亲,新娘颇有姿色,便商定劫持新娘。天黑之时,两人溜至后花园,大喊“有贼”,调虎离山。

当众人离开去捉拿贼人的时候,袁绍在门口接应,曹操冲进新房,持刀劫走新娘。不想新娘呼救,其家人尾追而来。惊恐的袁绍摔倒在路边的荆棘丛中。眼见追者将至,曹操丢下新娘,助袁绍仓皇逃跑,这一次劫色未遂。

曹操年轻时好色,年长更是变本加厉。曹操迎汉帝都许后,风闻以前的老上级大将军何进的儿媳貌美如花,不禁色心大动,将其据为己有。这便是曹操后来的尹夫人。

有其父必有其子。曹操好色,也惠及曹丕、曹植两兄弟。曹植曾为袁绍的儿媳甄夫人作《洛神赋》,把这位美人比喻成“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

文弱的曹植也许只满足于“精神恋爱”,但曹丕就不一样了,他对甄氏早就倾心,在曹操攻破邺城时捷足先登,将甄氏迎娶入门。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历史上真实的曹操

曹操介绍资料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和诗人,三国时代曹魏奠基者和主要缔造者。

曹操在世时官至丞相,爵至魏王,谥号武王。其子曹丕篡位称帝后,追尊其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

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 

黄河流域在曹操统治下,政治渐见清明,经济逐步恢复,阶级压迫稍有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曹操在汉朝的名义下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具有积极作用。

曹操军事上精通兵法,重贤爱才,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将看中的潜能分子收于麾下;生活上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唐朝张怀瓘在《书断》将曹操的章草评为“妙品”。

扩展资料:

一、性格

曹操为人聪明能干,但也十分狡猾。起初名声不显,可是也有很多人看好曹操的才华,如陈寿的“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及许劭的“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已明显阐述曹操的才能非比常人。

也有许多人瞧不起曹操的品德,孙盛曰:魏武于是失政刑矣。

易称“明折庶狱”,传有“举直措枉”,庶狱明则国无怨民,枉直当则民无不服,未有征青蝇之浮声,信浸润之谮诉,可以允釐四海,惟清缉熙者也。昔者汉高狱萧何,出复相之,玠之一责,永见摈放,二主度量,岂不殊哉 !

曹操性格严厉,掾属办公如果不合其意,常常被他杖责。而其中唯有何夔经常带着毒药,决心如被杖责,宁可自鸩而死也不受侮辱,何夔才终究没有遭受杖刑。

曹操生性猜忌,得罪过他的人,几乎都被他杀死,例如:崔琰、许攸、娄圭、孔融、杨修、华佗、边让、桓邵、刘勋等人,赵彦欲亲近汉献帝者亦被杀死。

即使没犯错只要威胁到曹操,曹操亦杀之,神童周不疑便是最好的例子。张绣兵变复投曹营后八年便病故,不然一般认为张绣若活得够久早晚遭曹操清算。谋士荀彧由于反对曹操称魏公也被其嫉恨冷落。

曹操的性格是有两面性的,从《让县自明本志令》中可以看出曹操有政治智慧,也有性情。这样一份有重要政治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却用了非常朴实的语言风格,以及他的遗嘱中很少提及他的政治生涯,很大篇幅都是安排琐碎的家务事。

虽说苏东坡曾对此评价“平生奸伪,死见真性”,但是“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可见他的性情。另一方面,他也是奸猾的,他以《让县自明本志令》表明对汉朝的忠心,但实际行动却浑然不同,在相同的实例中可以看出曹操的不同性格。

曹操深通兵法,在战略、战术方面都能应付裕如,常用计略来应付一系列的群雄战争来取胜,曹操甚还为孙武(孙子)所著作的《孙子兵法》做过注释。

曹操擅长武艺、剑术,曾在兵变时,用剑杀死数十个乱兵才脱身。甚至有一次偷进张让家时被发现,曹操手挥舞戟才得以逃跑,曹操也有抱负着野心的态度来面对乱世,如其迎接刘协代表其掌控了汉朝大势,使到汉献帝刘协也没有权力。

曹操也是残忍之者,时常屠城,所以曹操杀人亦不手软,坑杀士卒、214年杀害皇后,所生的两位皇子亦以毒酒毒杀,伏氏宗族有百多人亦被处死、有孕在身的董贵人也未能幸免。曹操更过度劳役人民,以致有时爆发起义。

曹操妻妾众多,不过娶纳方面并不是毫无一个标准。并其中出名者多自他处改嫁而来。收降张绣时,收了张绣伯母入侧室,引来张绣不快,曹操得知后于是想杀害张绣,但是由于计划泄漏,引起张绣兵变,其长子曹昂,侄儿曹安民以及典韦白白地牺牲。

曹操曾许诺将秦宜禄前妻杜夫人赠与关羽,但见其美色后自纳之,关羽因此心中不安。虽说好色,但曹操纳妾实际上是有所标准,综观曹操所收的妻妾,不是寡妇,就是别人休离的前妻,所以曹操才不齿吕布染指有夫之妇的行为。

曹操也很疼爱妻子所带来继子,并不因为非自己所出就有所忌讳曹操死前也留下遗言,要求善待他的夫人们。

曹操生性节俭,不好华丽。《魏晋世语》记载,曹植之妻崔氏(崔琰侄女)就因穿着过于华丽的衣服违反了禁令,回家后就被曹操赐死了。

曹操不相信鬼神,在担任济南相期间捣毁城阳景王刘章祠,并且认为坟墓也终将被人盗掘,所以极力提倡丧葬从简,一改汉代奢华之风。曹操曾设立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职,专门盗墓掘坟以赚取军费,行事风格非常干脆实际。

然而此举乃失德之行,连袁绍的幕僚陈琳起草讨曹之“檄文”中亦把曹操公然发掘汉梁孝王墓列为其罪行之一。

曹操喜欢吃鱼,在他的《四时食制》中提及不少鱼类。在一场宴会中也说过“今日高会,珍羞略备,所少吴松江鲈鱼耳。”

曹操求新求变,行事不拘泥礼法,所以很讨厌思想传统、满口忠孝仁义的儒生。

二、民间艺术

1、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历史小说中出类拔萃的长篇巨著。此作塑造了众多形象鲜明且生动的人物,其中曹操是《三国演义》中塑造得最为成功的人物之一,他的性格既丰富又矛盾。他既是智谋机警,志大才高的英雄;同时又是一奸诈狡猾,嗜血残忍之奸雄。

曹操因而被评为“古今奸雄中的第一奇人”。罗贯中对曹操这一矛盾形象的雕塑非常深刻,摆脱了早期小说中人物形象性格单一化、平面化的缺陷。毛宗岗称其为“三绝”之“奸绝”。

2、戏剧

京剧里的曹操是以白脸的形象来表示他奸诈狡猾、诡计多端的反面人物,与黑脸包公或红脸关公相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曹操

曹操背景,事迹和历史影响

一、主要事迹:
1.出身
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养祖父是宦官曹腾,历侍四代皇帝,有一定名望,汉桓帝时被封为费亭侯。曹操的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汉灵帝时官至太尉。《三国志》记载曹操的远祖(实为养祖父的远祖)是汉朝初期的相国曹参。曹家与夏侯家有密切关系,“夏侯、曹氏,世为婚姻。”关于曹嵩的家世,没有确切说法,《三国志》记载“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南朝宋史家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引用的《曹瞒传》记载,曹嵩本姓夏侯,后来成为曹腾的养子,于是改姓曹,曹操实为夏侯氏,夏侯惇和夏侯渊与曹操为堂兄弟。也有一说指曹嵩为曹腾堂兄弟之子,曹腾有可能过继子侄作为养子。此两说均无确切证据支持。

2.早年
曹操少时机警过人,通权谋机变,以侠义自任,行为放荡不羁,不规规矩矩地谋生做事,不为世人看重。只有桥玄、何颙、李瓒和王俊认为曹操是非常之人,将来一定会安定天下。当时曹操还默默无闻,桥玄建议曹操去结交当时的名士许劭,以提高名望。于是曹操就去拜访许劭,许劭鄙视曹操的为人,不肯给他看相,曹操找到机会威胁许劭,许劭不得已,给曹操做出了“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的评价,曹操才逐渐知名。建安七年(202年)曹操北征,路过桥玄之墓,下令祭祀桥玄,并且写了悼文。曹操早年就表现出对武艺的爱好。他身手矫健,曾经偷偷潜入中常侍张让家,被张让发觉后,能够手舞著戟越墙逃出,全身而退。又博览群书,尤其喜欢兵法,曾抄录古代诸家兵法韬略,还有注释《孙子兵法》的著作传世。这些活动为他后来的军事生涯打下了稳健的基础。熹平三年(174年),曹操二十岁,通过察举孝廉成为郎官。稍后曹操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12]。上任数月,宦官蹇硕的叔叔违禁夜行,被曹操依律棒杀。这使曹操得罪了宦官集团,可曹操是依法而行,这些人又无法中伤诋毁曹操,只好转而称赞他做得好,举荐他去担任地方官。熹平六年(177年),曹操被任命为顿丘令,第二年,即光和元年(西元178年),曹操因堂妹夫滁强侯宋奇被宦官诛杀,受到牵连,被免去官职。曹操被免官后,在洛邑无事可做,回到家乡谯县闲居。
光和三年(180年),曹操又被朝廷征召,任命为议郎。此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谋划诛杀宦官,不料其事未济反为阉党所害。曹操上书陈述窦武等人为官正直而遭陷害,致使奸邪之徒满朝,而忠良之人却得不到重用的情形,言辞恳切,但没有被汉灵帝采纳。尔后,曹操又多次上书进谏,虽偶有成效,但东汉朝政日益腐败,曹操知道无法匡正。

3.陈留起兵
中平元年(184年),黄巾之乱,朝廷任命曹操为骑都尉,前往颍川镇压。由于镇压黄巾军有功,升任济南相,任职后罢免了贪污官员近八成,并严令禁止当时风行的宗教迷信。据说因为曹操当政素称严明,济南郡一带作乱之徒听说曹操要来了,都纷纷潜逃到别的郡县。曹操被任命为东郡太守,但是曹操没有就任,称病回乡[13]。当时天下纷乱,先是发生了冀州刺史王芬联合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地方豪强,谋划废黜灵帝立合肥侯的事件。王芬等人曾希望曹操加入他们,但被曹操拒绝,后来王芬事败自杀。接着,又有西北金城郡(今兰州)的边章、韩遂杀死刺史和郡守,率兵十余万反叛朝廷。
这时,曹操被起用为典军校尉。不巧的是,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驾崩,太子刘辩登基,太后临朝听政。大将军何进想趁灵帝逝世、宦官失侍之机诛灭阉党,但没有取得太后的支持。于是何进便召时任并州刺史的董卓进京,胁迫太后同意。不想此举打草惊蛇,没等董卓到京城,何进却被宦官先下手谋杀了。同年十二月董卓入京,执掌朝政,把汉少帝废为弘农王,而改立其弟陈留王为汉献帝,又派人把弘农王母子毒死。京城也陷入混乱。为了稳定局面,董卓想拉拢曹操,上表奏请曹操为骁骑校尉。但曹操没有接受董卓给他的官职,而是更名改姓,潜逃出洛阳。回到家乡陈留之后,曹操散尽家财征募义勇,豪强卫兹也倾家财助之,率先揭竿起义,讨伐董卓。次年,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后将军袁术、长沙太守孙坚、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河内太守王匡、兖州刺史刘岱、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等地方势力,一齐举兵反董。群雄推举袁绍为盟主。曹操则行使奋武将军之职。但董卓军势力强盛,袁绍等都不敢先出兵。曹操认为董卓焚烧皇宫,劫持皇帝迁都长安,大失人心,正是“此天亡之时也”。于是独自引兵西进,结果于汴水遭董卓部将徐荣击败。曹操身中箭矢,坐骑也伤重不起,后得曹洪出让自己的坐骑,才死里逃生。此时曹操自己所带领的兵士不过五千人,而其他诸军兵士十余万,却每天只知饮酒作乐,不思进取。曹操为联军出谋划策,但未被采用。曹操只好与夏侯惇一起前往扬州招募兵勇,得兵四千,但行至龙亢时,士卒哗变。曹操提剑连杀数十人,叛军逃窜,“其不叛者五百馀人”。
局面僵持之时,联军内部却发生了变故。先是刘岱杀死桥瑁,让王肱当了东郡太守。接着袁绍和韩馥又考虑拥立幽州牧刘虞为帝,但曹操表示他还是拥戴长安的献帝,“诸君北面,我自西向”。从此,曹操就更加认为袁绍行事不正,为后来的官渡之战埋下伏笔。而刘虞坚拒,表示自己宁可投奔鲜卑,也不接受僭越之举,此事遂不了了之。拥立新帝未成,袁绍却趁机胁迫韩馥,夺取了冀州。191年曹操讨伐入侵东郡的黑山军,袁绍上表朝廷推举曹操为东郡太守。192年四月,董卓被司徒王允和吕布所杀。

4.逐鹿中原
初平三年(192年),青州的百万黄巾大军入侵兖州。兖州刺史刘岱不听济北相鲍信的劝阻,与黄巾军交战,结果被杀死。鲍信等便暗中使人到东郡迎接曹操,推举他担任兖州牧一职。后来与黄巾军战于寿张以东,历经苦战,鲍信战死,终于大破敌军。曹操一路追击至济北,最后逼降黄巾军,收编降卒三十余万并男女百余万口,又从中选出精锐,号称“青州兵”。到了这时,曹操作为一方势力才渐成气候。
后来袁绍与荆州的刘表联手,袁术则与幽州的公孙瓒、徐州的陶谦相结以抗。这时的曹操是袁绍派系的同盟军,刘备、孙坚也分别屈身于公孙瓒与袁术之下,是受其差遣调度的客将。正当曹操协助袁绍,大破袁术于各地之际,陶谦却趁机攻打兖州东部的泰山郡,导致曹操的父亲曹嵩被杀。。针对这个事件,曹操于193年至194年间,二度讨伐陶谦,并在徐州当地展开格杀勿论的大屠杀。《后汉书》对此事则描录“男女数十万人惨遭杀害,即便鸡犬也不能幸免,泗水也因此堵塞不通。”曹操在此事件中表现出性格中暴躁引发的残忍嗜杀,使其残忍本性爆发。
兴平元年(194年)至二年(195年),曹操在兖州与吕布、张邈等交战,双方互有胜负,兖州之地也反复易主。曹操命荀彧、程昱坚守鄄城,并以此为根据地,终于击破吕布,平定兖州。朝廷也于此时正式承认曹操的兖州牧地位。

5.奉戴天子
兴平二年(195年),汉献帝迁出长安,进驻安邑。次年,曹操听从谋士荀彧的建议,打算迎接皇帝,派曹洪率兵西进。不过此时皇帝(或其掌权之臣)对曹操仍有疑虑。但曹操势力强盛,数月之间又击破了汝南、颍川的黄巾军,朝廷乃封曹操为建德将军。稍后不久,升任镇东将军,且进封为费亭侯。费亭侯曾是曹操祖父曹腾的爵号,可见朝廷已对曹操寄以厚望。同年秋,汉献帝入驻洛阳。随后曹操也进军洛阳保卫京城,皇帝赐曹操节钺,标志着曹操对中央朝政的实际控制,“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局面形成。洛阳经董卓破坏,已残破不堪,董昭等劝曹操定都许。
两个月后,东汉迁都于许。皇帝任命曹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又封袁绍为太尉,袁绍耻居曹操之下,不肯接受。此时袁绍势力比曹操强大,因此曹操坚持把大将军一职让给袁绍,自己只任司空,行使车骑将军之职。
连年征战使得民生凋敝,曹操在《蒿里行》中描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还发生过由于粮食极度缺乏,人吃人的情形。为发展经济恢复民生,定都许县之后,曹操采纳枣祗、韩浩的建议,实行屯田制。曹操因为奉戴天子,某种程度上促使汉朝“宗庙社稷制度”得以重建,这也吸引了许多拥护东汉朝廷的人才来归附,加之曹操用人有术,不停地举着天子旗号东征西讨,实力日强。
建安二年(197年)征讨张绣,张绣举众投降,之后因曹操纳张济之妻,张绣对这件事感到十分痛恨,于是袭击曹操,曹操在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与校尉典韦殿后下逃亡,但曹昂、曹安民与典韦也阵亡。此后,曹操又两度攻击张绣,都没有彻底击破。后来张绣接受谋士贾诩的建议,向曹操投降,曹操才取得对荆州北部的控制,并消除了许都南面的威胁。建安三年(198年)曹操用荀攸、郭嘉的计策,开决泗、沂二河之水灌入下邳,最后生擒吕布、陈宫,把徐州纳入势力范围。建安四年(199年),曹操派史涣、曹仁、于禁和徐晃击破张杨旧部眭固,取得河内郡,把势力范围扩张到黄河以北。
到这时,曹操已经实际控制了黄河以南的兖州、豫州和徐州,并向南延伸到荆州北部,向北则进入河内。这时,袁绍也已兼并公孙瓒的势力,占据黄河以北的青州、冀州、幽州和并州,“简精卒十万,骑万匹,将攻许。”意图发兵攻打许都。当时,很多曹军将领都认为无法抵挡袁绍的进攻,曹操却自信的说:“我了解袁绍的为人,志向远大而智谋短浅,表面严厉而胆量微小,畏惧胜利而缺少威信,将领傲慢而政令不一,土地虽然广大,粮草虽然丰足,正好作为送给我的礼物。”

6.官渡之战
建安五年(200年)正月,曹操在诛灭了董承等人之后,为了解除东顾之忧,避免和袁绍、刘备两面交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扑徐州,击破刘备,收复徐州。二月,袁绍领兵11万南下,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决战。四月,曹操在白马之战、延津之战中连续斩杀袁绍两员大将颜良、文丑,并靠着曹仁、于禁、乐进等人的奋战而顶住了袁绍的猛烈攻势。八月,袁绍逼近官渡,依沙堆为屯,东西连营数十里,与曹军对峙。十月,战事处入僵局之时,袁绍谋士许攸投奔曹操,向曹操献策,偷袭袁绍的粮草囤积地乌巢。曹操采纳许攸的意见,奇袭淳于琼等人守备的乌巢,焚烧了袁军粮草辎重,扭转了战局。随后,袁绍大败,仅剩八百骑逃回北方,曹操前后杀死淳于琼等袁军将士7万多人。
建安七年(202年)五月,袁绍病逝,其子袁谭、袁尚争位,河北一分为二,曹操趁势进攻。204年七月,曹操攻下河北袁氏的根据地“邺城”,从本年起,曹操把自己的据点北迁到了冀州邺城,政令军队此后皆从此出,而汉献帝的都城许县则只留个别官吏,但正当壮年的汉献帝十几年间却不敢违背其意志。最后,曹操在建安十二年(207年)彻底击溃袁尚、乌桓联军,消灭了袁氏集团,统一中国北部。

7.赤壁之战
建安十三年(208年)六月,被任命为丞相。七月,曹操亲统大军10余万南征荆州,企图先灭刘表,再顺长江东进,击败孙权,以统一天下。八月,荆州牧刘表病亡,次子刘琮请降。九月,刘备在长坂坡被曹军重创,不得不与孙权联合。十二月,曹操于赤壁之战中败于刘备和孙权联军,损失惨重,失去一举统一天下的机会。中国历史上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

8.加官晋爵
建安十七年(212年),董昭等人推举曹操为“魏公”,荀彧以忠于汉室立场提出反对。曹操答应荀彧永不作魏公,但因此对荀彧不悦。建安十八年(213年),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公,其领地广及魏郡、河东郡、河内郡等十个郡国,甚至远远超过西汉初年的刘姓王国,更加违背了“七国之乱”和推恩令后诸侯封地不得超过一郡的汉制。

9.平定关陇
建安十六年(211年)三月,曹操为用兵关中,借口要讨伐汉中张鲁,遣曹仁、夏侯渊等统率大军与钟繇会师于关中,此举激起关中诸侯的反抗,马超等十部起兵联合反曹,曹操依贾诩离间之计,引起马超、韩遂等相互猜疑,一举击溃关中联军,马超等各自走还凉州。随后,马超在陇西卷土重来,先后攻下陇西各地,但最后复夺凉州未成,兵败逃奔汉中去了。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进攻汉中,张鲁投降。曹操收降张鲁后,取得汉中属地,但刘备得悉曹操攻降汉中,早晚要攻打蜀地,便和孙权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回师益州。此时曹操没有接受刘晔的建议,未能趁刘备未站住脚跟之时攻蜀,便班师回朝,再次错失了统一天下的机会。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再自封“魏王”,自加九锡,建安二十二年(217年)设天子旌旗,戴天子旒冕,出入得称警跸,并作泮宫。十月,再授赐十王冠、二彩带,乘金根车,驾六马,设五时副车。他名义上虽仍为汉臣,实际上掌握等同于皇帝的权力和威势,权倾朝野,汉献帝形同手上傀儡随意摆布。并任夏侯渊为征西将军、曹仁为征南将军,欲取荆蜀。

10.汉中之战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起,刘备率军大举进攻汉中,汉中之战爆发。孙权也率十万大军进攻合肥,由于形势紧张,曹操便在九月亲自到长安坐镇,一面令合肥守将张辽、乐进、李典阻挡东吴进攻。时汉中曹军与刘备相峙一年,曹军多次击退汉军猛烈攻势。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正月刘备亲自领军和黄忠分进合击,于定军山斩杀征西将军夏侯渊。至此汉中为刘备攻占,同年三月曹操亲自挥军欲夺回,一度召集抽调镇守北方的曹彰二十万大军增援,但都为刘备所败,曹军无功而返,刘备便派刘封、黄忠、赵云等将昼夜不停攻击曹军。至五月曹操便撤退至长安,刘备攻下房陵,派刘封顺沔水攻占上庸。相传曹操再度败于刘备,此段心境为“鸡肋”的典故。

11.樊城之战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刘备在汉中进位汉中王,封关羽为前将军。关羽起荆襄之兵大举北伐襄樊,进一步围困曹军大将曹仁残军于樊城,史称樊城之战。曹操派大将于禁援救,适时汉水暴涨,淹没于禁七军,汉军乘势攻打,于禁向关羽投降,庞德则被关羽擒杀,关羽还另派遣军队包围襄阳,一时之间威震华夏。当时曹操治下许多州郡的义军早已受关羽遥控。同年十月,曹操欲迁都避其锋芒,司马懿、蒋济等劝阻,认为孙权必然不愿看到关羽坐大。孙权果然觊觎荆州而自请袭击关羽后方。曹操要孙权出兵援助后,将驻守合肥的张辽亦调往襄樊战线,还有加上兖、豫两州的部队。
曹操又命人把孙权偷袭荆州的消息用箭射到关羽和樊城守将曹仁处,曹军士气大振,而关羽进退失据。此时,曹仁出城与援军徐晃一同出击,击退关羽,解除了樊城之围。不久之后,关羽被孙权擒杀,孙权将关羽的首级送到许昌,曹操以礼安葬。襄樊战役结束。

12.逝世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冬,孙权上书称臣,“陈说天命”,劝曹操称帝。曹操把孙权来书给群臣观看,陈群、夏侯惇、司马懿等人都劝曹操登基。曹操却不想废汉自立,他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暗指希望由自己的儿子来取代汉朝建立政权。
曹操在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廿三庚子日(220年3月15日)病逝于洛阳,享年六十六岁。谥曰武王。他临死前留下《遗令》。根据曹操的遗嘱,他于二月廿一丁卯日(4月11日)被安葬于邺城西郊的高陵。
同一年,长子曹丕以魏代汉,追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

二、文学事迹:
曹操不但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军事著作和《蒿里行》、《观沧海》、《薤露》、《短歌行》、《苦寒行》、《碣石篇》、《龟虽寿》等不朽诗篇。后人并且辑有《曹操集》。

曹操手迹曹操的诗歌,极受乐府影响,现存的诗歌全是乐府歌辞。这些诗歌虽用乐府旧题,却不因袭古人诗意,自辟新蹊,不受束缚,却又继承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例如《薤露行》、《蒿里行》原是挽歌,曹操却以之悯时悼乱。《步出东门行》原是感叹人生无常,须及时行乐的曲调,曹操却以之抒述一统天下的抱负及北征归来所见的壮景。可见曹操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歌,开启了建安文学的新风,也影响到后来的杜甫、白居易等人。

曹操诗的内容大致有三种:反映汉末动乱的现实、统一天下的理想和顽强的进取精神、以及抒发忧思难忘的消极情绪。

汉末大乱,曹操又南征北讨,接触的社会面非常广大,故多有亲身经验和体会如《蒿里行》谓汉末战乱的惨象,见百姓悲惨之余又见诗人伤时悯乱的感情。故后人谓曹操乐府“汉末实录,真诗史也”。

曹孟德以弱胜强之地,《三国志14》官渡地图详情公开?

曹孟德以弱胜强之地,《三国志14》官渡地图详情已经公开了。近期《三国志14》官博宣布,《三国志14》在公布一周后下载数已经达成了35940次的目标。同时,《三国志14》的游戏制作人也向玩家们介绍了一个有趣的“知识”——“3594”在日文中与《三国志》是同样的发音。

制作人表示:“我们开发部门会尽力吸收各位玩家给与的宝意见,以改善游戏品质。此外AI也即将在正式版发售后随时升级,目标是让这款游戏成为让玩家们喜爱的作品”。下面介绍一下官渡的地图。官渡是三国志中在魏蜀吴之外,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拥有冀州以北,本应是离天下霸主距离最接近的袁绍,却在此地失败了。

地图中央的大城市为陈留,官渡在它的西南方位置。位于地图上方、黄河的南侧有延津港,文丑便是在此地被打败的。 陈留的正北方有名叫「封丘」的府地,从这里到延津有着广阔的森林。在本作的设定里,乌巢位在这座森林当中,那里有袁绍军粮仓。

乌巢被敌人焚毁,加上张郃他们的叛变,袁绍就在此地失败了。接着,袁绍在仓亭遭到了连续的失败,在官渡之战的两年后便积郁成疾而亡。其实,据说曹操曾经被逼到弹尽粮绝,写信给荀彧研究要退回许都,可见当时袁绍占有了绝对的优势。可惜就差一点点,距离夺得天下最后差了一步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