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京人为什么将他们的一些房屋埋在地下一米之内呢?
在我的旧工作场所,Foteviken博物馆及其“维京”村庄。
坑房。在温暖的几个月里,它被用于手工艺作坊。在冬季,它被用来储存食物。
作为地窖(根),它仍然很受欢迎。用来存放食物。不是谷物等干粮,而是新鲜和腌制的水果和蔬菜,以及熏制,干燥和腌制的鱼和肉。
在“贫困瑞典”中,它们还可以用作社区中最贫穷的人的住房。建造这样的房屋很便宜。挖出一些地面,然后挖一些废弃的木材和木板,一扇旧门,也许还有一扇旧窗户。约于1900年的照片。
更新!
Quora的一大优点是您永远不知道人们将如何应对。
令我感到惊讶和困惑的是,我的这封信已经成为我写过的最多人看,赞成,分享,评论(并附上一些很棒的故事!)和翻译之一!
谢谢!
因此,我觉得有义务在此主题上进行更多扩展。
“维京人”房屋。
尽管我当然理解人们的意思,但我很少使用“维京人”一词。它与它的起源有关。“北欧海盗时代”最初是由一群浪漫的年轻瑞典诗人在19世纪初发明的,是北欧人民历史上的神话时期,当时北欧女性是强大的统治者,北欧男人是强大的战士,杀死了赤手空拳,证明自己在所爱的女人的眼中是值得的。神话,不是事实!
但是“维京人”一词陷于困境,如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流行:
- 维京尼克斯(Viking Knickers):对于想要平等机会的女性!
- 维京厕纸:对于那些拒绝被视为cr * p的人!
- 维京牙线:对您来说,咬伤比您的树皮还差!
- 等等…。
- 坑屋。
坑屋的时间不受“维京时代”的限制。自石器时代到中世纪,它们已在北欧国家广泛使用。斯堪的那维亚的树木和水源丰富,因此这里的坑房历史背景与木材供应有限的地区略有不同。
他们是临时建筑物,几年后屋顶塌陷了,他们不得不盖新房。它们并不是居所,而是主要用于执行“潮湿”工作的地方,例如生产亚麻布或酿造啤酒,其次用于存放东西。
有关洪水风险的问题:
一个很好的问题!
我住在瑞典最南端的斯科讷(Skåne)最南端。我的家乡位于一个巨大的地下湖上方,为我们提供的自来水质量超过瓶装水。与乌克兰的土壤一样,土壤非常肥沃,高达10+。
但是–它也位于历史上一直以湿地为主的地区。我们的祖先必须花费很多辛苦工作才能耗尽这一领域。如果您研究一下我家乡大约在1900年竖立的砖砌建筑,它们都有许多台阶的石阶。当然,由于美学原因,而且还是必须将水拒之门外,因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水都倾向于上升到地面之上,使其再次成为沼泽。
因此,如果您在我居住的地面以下建造一个带有入口的维修站,它可能会变成一个游泳池...
我自己不是建筑工人,但Foteviken博物馆有数名建筑和维护房屋的人。如果我有时间再次访问其“维京”村,我可以问他们房屋的建造方式。
博物馆的维修站位于海滩旁,以沙土建造。沙子,砾石和石头起到自然排水的作用。但是斯科讷(Skåne)是一个主要以硬粘土作为土壤的地区。但是从考古发掘中我知道,在粘土地面上建造的维修站通常排水沟呈沟状。这些导致了排水池,小溪等。
在某些考古现场,他们重建了坑房,看起来有些不同。他们在屋顶上有一个入口,而不是普通的门。然后爬上梯子或楼梯。如果您想避免房屋泛滥,这似乎非常合乎逻辑。
建筑史.....
1,大堂内有瑰丽巨大的玫瑰窗
2,建筑整体飞升感强,有飞扶壁,拱顶高耸,典型者从外部观察甚至有瘦骨嶙峋的感觉
3,大量的石雕
4,极端的宗教崇拜,不论壁画,石雕彩绘玻璃都充满宗教题材.
http://www.zhuoda.org/ning/33986.html 这里有详细的介绍
巴西利卡: 巴西利卡:(1)古罗马建筑中进行贸易,诉讼的公共大会堂。(2)一种早期的基督教教堂,由中殿和侧廊组成。侧廊的屋顶上有一排高窗,或称假楼高窗。
巴西利卡是古罗马的一种公共建筑形式,其特点是平面呈长方向,外侧有一圈柱廊,主入口在长边,短边有耳室,采用条形拱券作屋顶。后来的教堂建筑即源于巴西利卡,但是主入口改在了短边。
巴西利卡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原意是“王者之厅”的意思,拉丁语的全名是basilica domus。本来是大都市里作为法庭或者大商场的豪华建筑。
基督教沿用了罗马巴西利卡的建筑布局来建造教堂,尤其罗马风时代的大多数教堂是巴西利卡格局。随着历史的变迁巴西利卡这个词的意义也发生了变化,今天在罗马天主教的用语中有特殊地位的大教堂被称为巴西利卡,不论其建筑风格和结构。
古代
在古希腊的雅典巴西利卡是君主或者最高贵族执政官办公的建筑的称呼,而不是一个建筑结构的名称。作为建筑结构希腊的巴西利卡也是罗马人引入的。
罗马市里最老的巴西利卡是前185年老加图在罗马市场上造的。在罗马市场上及其周围还有一些其它后来造的巴西利卡。尤其豪华的有玛尔库斯·埃米利乌斯·雷比达在广场北边造的艾米利大圣堂和由恺撒开建,屋大维完工的位于帕拉丁山上的朱里亚巴西利卡。罗马最庞大的巴西利卡是由马克森提乌斯开建,君士坦丁一世完工的巴西利卡,它的一个侧壁的残墟今天依然树立在罗马市场上。
在古罗马的其它城市里也有巴西利卡。庞培城的废墟里有三座中等大小的巴西利卡并列于中心广场的窄边上。维特鲁威描写了一座他在法诺造的巴西利卡。
加图的巴西利卡是一座立方体建筑,它有两个窄边,其中一个窄边朝罗马市场,是建筑物的正面,前面有一个平顶的门廊。另一个窄边是一个半圆,或者附带有一个半圆形龛。中央大厅的四周有立柱环绕。
后来的巴西利卡保持了加图巴西利卡的内厅结构,但是在其周围添加了许多附加物。比如朱里亚巴西利卡的外面由一道立柱长廊围绕。而庞培城和维特鲁威的正面则是在宽边,而且没有加图巴西利卡的半圆形龛。
最出格的是马克森提乌斯的巴西利卡,它有一个拱顶,在窄边和宽边各有一个半圆形龛。
与此同时期建造的特里尔的康斯坦丁巴西利卡使用两行窗来为内部照明。今天特里尔的巴西利卡是1846年按照罗马时代的原型重造的。
共和国时期的巴西利卡后来对帝国时期的私宅建筑也有影响。由于当时的要人有许多追随者和请求人他们在他们的私宅需要很多办公房。这样的带廊柱的私人巴西利卡从其结构上依然遵从罗马私宅的结构。
基督教
最初基督徒在他们私人的家里做神事。但是基督教被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后巴西利卡成为教堂的主要建筑形式。早期的基督教堂几乎全部是参照巴西利卡的建筑方式建造的,本来放有法官或者皇帝的宝座的半圆形龛成为供圣坛的位置。原来巴西利卡的结构被保留:一座长的大厅被立柱分为三个部分。中间的中厅最宽,也最高,其终端是供奉圣坛的半圆形龛。两侧的侧廊则比较低和比较窄。
十字巴西利卡的布局通过垂直于原巴西利卡的长轴添置一个横廊一个巴西利卡就演变成十字巴西利卡了。十字巴西利卡的地基是一个十字形,其横廊的高度与宽度与中厅一样。一开始这个建造方法可能不是出于其地基的形状的意义产生的,而是为了使得在做神事的时候在圣坛附近有更多的活动地方。从美观的角度来说这个横廊加阔了圣坛的空间,加强圣地的感觉。
在横廊与中厅交叉的地方树立着两根特别粗的立柱,这两根立柱同时标志着中厅和侧廊的结束。中厅与横廊交叉的房顶由两个互相交叉的巨大的拱中厅与横廊交叉的房顶由两个互相交叉的巨大的拱弧支持。这两个拱弧被叫做凯旋门,来代表耶稣战胜死亡和圣坛的胜利。在许多哥特式的教堂中在这里还有一道圣坛屏来标志普通人不可踏入的,只有神职人员可以进入的部分。在一些宗教仪式改革的过程中在有些教堂中这个圣坛屏又被拆除了。
有些特别大的十字巴西利卡不但有两个侧廊,而且在这两个侧廊外还有两个侧廊,因此一共有五个厅。最外边的侧廊最窄最低,中厅最高最宽。
这些教堂的内部往往铺有非常豪华的马赛克,但是外部却非常简朴,只有巨大的窗打破了它们的阴森的感觉。后期的巴西利卡在墙上也铺有马赛克,而正门则饰有一个门廊。
一般在教堂前(至少在所有的大教堂前)有一个前院或者前廊。在这个前庭的中央有一个水泉用来洗手,来代表对灵魂的洁净。这个传统来自基督教早期基督徒还在家里做神事的时候,在受圣餐前洗手。
从中世纪早期开始参照圣伯多禄大殿的前例在主圣坛的高台下往往有一个小堂,这样信徒可以直接看死去的圣人的墓。随教堂的不同这个小堂(地下墓室)的结构非常不同,从简单的地窖到豪华的地宫各式各样。
罗马巴西利卡的内部:特里尔的巴西利卡罗马市里的典型的巴西利卡有拉特朗大殿、马杰奥尔圣母教堂、圣彼得镣铐教堂等。
在艺术史和建筑史中巴西利卡这个词仅指按照早期教堂建筑设立的教堂建筑。其中中厅必须高出侧廊,在侧廊的顶部和中厅的顶部之间还要有一段直立的带有明窗的墙。没有明窗的教堂被称为“假巴西利卡”。除一般的只有一个厅的教堂和中厅与侧廊一样高的教堂外巴西利卡是欧洲直到15世纪(在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直到16世纪)最常见的教堂建筑格式。
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的教堂的内部结构是横向的,在这个时期里很少有人造巴西利卡了。尤其在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拉丁语族国家里这个建筑方式非常流行。这个建筑方式实际上是从马克森提乌斯的巴西利卡开始的。这里也可以看出巴西利卡这个词的多种含义。在罗马帝国时代这个词还是“王者之厅”的意思,不一定是一个建筑格式的名称,而在中世纪它是一种建筑格式的名称。文艺复兴和巴洛克的巴西利卡一般是在过去真正的巴西利卡的基础上改造的。
一直到19世纪复古和浪漫运动巴西利卡才重新开始起头。但是出于概念上的混淆实际上许多不应该算作巴西利卡的建筑也被称为巴西利卡了。
称号
在罗马教廷的术语中巴西利卡是授予拥有特殊地位的大教堂的称号。这与这些教堂的实际建筑格式无关。尤其位于罗马市内的四座教堂被授予特级圣殿(Basilica major)的称号。这四座教堂是拉特朗大殿、圣伯多禄大殿、城墙外的圣保罗教堂和马杰奥尔圣母教堂。在罗马市外世界各地还有许多低级的巴西利卡。
http://baike.baidu.com/view/139041.html?wtp=tt
请教欧洲建筑有几种风格?最好是文字带图片的
说起来实在是很抱歉,本来很早就答应了一位朋友写一点关于西方建筑史的东西的。但一来是比较忙,二来是开始动笔之后才发现恐怕按以往写文章的方式很难取得想要的效果,所以就一直搁了起来。写西方建筑史的难度在于时间的跨度太大,而风格的流变太多。这一点和我们中国的建筑是很不一样的。从汉代的砖石画上我们就能发现那时的建筑形式已和明清时差别不大。宫殿、亭台、楼阁,这些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占主导地位的样式至少在汉代已经都有了。要说后世的重大创新可能只有南北朝时从印度引进的塔。而各朝代建筑的风格至多是在结构细节和装饰上有些变化,比如说斗拱,比如说屋顶,比如说飞檐等等。就整体的风格而言,中国的古建筑一直注重延续一种传统,而没有特意去改变它。中轴对称的布局可能在周代就已经确定下来了。现在中国建筑界引以为豪的园林建筑,其风格的确定也远在宋代。像西方建筑那样能比较容易地看出大致的建造时间在中国几乎是办不到的。打个比方:如果在一部中国的影视剧中,布景师误将唐代的建筑放进发生在汉朝的故事里,除了专门学中国建筑的人之外,普通观众恐怕是看不出什么问题的;但如果一个西方布景师将巴洛克时代的建筑放在中世纪的故事里,那么看出有问题的人就多得多了。
正是因为西方建筑的形式和风格的演变太复杂,所以想写得简单就很难。再者,建筑从设计上来说是艺术的一部分。让我们看艺术史,讲到某种风格时作者总要提出一些代表性的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否则就讲不清楚,读者也很难领会作者的意思。写建筑史看来也不得不这么做。而从实施的方面来说,建筑又是工程技术的一部分。无论多么奇妙的设计,造不出来总是白费。能造出来还不算,还要坚固耐用,而且不能太贵。这些都有赖技术的进步。所以,建筑史就不光是艺术史,也是技术史,想写得简单就更难了。
这倒提示了我。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似乎只有它是将一种文化的最基本的两个要素――哲学(这里包括宗教和审美)和科技,结合在了一起。阅读建筑是了解一种文化最直接的方式。不过也正因为建筑是二元的结合,可能也是最难阅读的。
所以虽然复杂,我还是想试试。我希望能介绍得详细一点,但限于个人学识有限,但不敢说全面,所以仍旧是“小史”。 (是为序)
西方建筑小史-史前时期
建筑,说到源头就是洞与穴。(请不要将这两者看成一回事。)现代考古学告诉我们从旧石器时代起人类开始有定居的习惯。那时能够提供人类栖息的地方只有大自然提供的山洞。北京猿人的化石、山顶洞人的化石、以及其它很多猿人,包括最早发现然而至今身世不明的尼安德特人的化石,都是在山洞中发现的。考虑到在平原以及其它地形发现的化石数量远少于在山洞中发现的,我们有理由说至少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原始人就是生活在山洞中的。
到了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有计划地改造山洞,让它不再纯然是大自然的产物,开始有了人类自己的印记。最有名的证据就是法国等地一些山洞中发现的原始人的壁画(上图是法国Lascaux山洞壁画,此类壁画中最有名者)。这些就是最原始的“装饰”。人类的创造力从此开始显现。
这些有审美功能的山洞,不再仅仅是一个庇护所,而是人与动物间的分水岭。要知道,有些动物也自己的巢穴,比如蚁、蜂等等,但它们绝不会装饰自己的巢穴。审美意识是超出纯粹的生命本能的,这就是人类和其他动物最大的不同。另外,这时的原始人类还特地在居住的山洞中划出特定的地方,给予特地的功能。比如有的壁画是集中在山洞的深处一两个常人很难接近的地方。在另一些山洞中,人的遗骨集中在某个特定的坑中。用火的痕迹则集中在一些山洞的宽敞的地方。这些都说明他们将信仰(那些壁画无疑是原始信仰的组成部分)、埋葬和日常生活区别在山洞的不同地方举行。这就是最原始的“规划”。宽泛点看,可以说这些山洞就是人类的第一批“建筑”。
说点不太相关的。很多学者都很惊讶在一些地方似乎旧石器时代的人和新石器时代的人同时存在。同一时期的山洞中,有的被装饰和规划了,有的没有。两处发现的人的化石差异也很大。现在的基因方法和“非洲夏娃”假说给出了一个答案:装饰住处和埋葬死者这些都是那些从中非走出的“夏娃”后裔特有的习惯。他们一步步赶走或者杀死了那些远房表亲们,最后成为现在地球上占统治地位的种群――我们。
山洞毕竟是大自然的产物,要说到属于人自己的“建造”,还得算地穴。
人类的生产方式从捕猎和采集演变成农业和畜牧的结果之一就是人口增多。人口的增多必然导致山洞不够用。天然的山洞数量有限,人们于是开始自己挖洞。由于这时人从事的是农业和畜牧,他们生活的地域也就不是在山里了,而是平原或草原。所以他们挖的洞就是地穴,其形制很像中国北方过去常见的地窖。形状大多近似圆形,两侧有台阶通往地面。这些地穴算得上是真正出自人手的第一个建筑。
民国时期曾主持殷墟发掘的著名考古学家李济曾写过一本很不错的书--《安阳》。在那里面,我们能读到一直到商代晚期还有人是住在这样的地穴中的。他还提到甲骨文的“来”、“去”就是“上”、“下”作为佐证。但那时地穴已经主要不是用于住人,而是用于储藏了。著名的发现了上万片甲骨的H127坑据说就是皇家档案馆。在欧洲(阿尔萨斯)人们也发现了这样的地穴,但年代要早,数量也少得多,似乎欧洲人比中国人更早地放弃了地穴。
欧洲的史前建筑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树枝棚。其形制很像一把半开之后伞尖冲上竖立在地上的油布伞。建筑方法是把差不多长的树枝按圆形栽一圈,然后把树枝顶聚拢在一起,扎起来,形成棚的骨架。再在骨架上铺满由小树枝密密地编成的网,最后用植物树叶和动物毛皮铺成屋顶。很明显这是受到了森林中交织在一起的树木的启发。现在的南美据说还有这样建造住宅的土著部落。
这里我们要提到技术造成的第一个建筑风格上的不同了。地穴挖起来总是很费事的,所以在森林比较多、平原较少、以畜牧业为主的欧洲,人们比较快地转向了用树木搭建的棚子。而在木材相对较少、以农业为主的我们的中原地带,地穴使用的时间就长一些。
为此我可以举一个例子,在木材更为稀少的两河流域(那里是冲积平原,主要的植被是草本植物),人们使用地穴的时间不光早(现存最早的地穴就是在那里发现的),而且非常长。到最后他们也没有发展出木制房屋,而是转向更好地利用他们手边最丰富的材料――泥土来弥补地穴工作量大的缺点。人们现在发现两河流域的人是最早发明砖的(泥土烧结而成)。有了砖就能很方便地建造一个类似原来的地穴那样的封闭空间了。同样因为有了砖,原来为了方便地穴开挖而选择的圆形被放弃了,因为现在房屋很容易建成方形,而且方形便于规划,利用土地的效率也高。这样,地穴一步步演变成在地面上的房屋。我们在后面将发现在用砖的技巧上,两河流域文明独步天下。虽然砖在中国也有很久的历史,但从地穴演变成房屋我们更多地依赖于夯土(泥土夯实而成――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这里的“版筑”就是指夯土技术。)和木材。历代长城的许多段落是夯土制成的;直到解放初,普通人的房子不是用砖砌墙,而是用夯土垒成的。历代宫殿则无一例外是夯土基座加上木结构。砖的普及我们比不上他们。再提醒一下,他们的楔形文字就是刻在泥制的adobe(土坯)上的。
另一个例子是瑞士的一个小湖(Neuchatel),有一年曾经大旱,湖底都露了出来。考古者惊讶地在湖底发现了木桩的痕迹。这些也是史前民族留下的建筑遗迹,复原之后很像我们云南的高脚楼,只不过是在水上而已。可以想见是当地自然条件的限制(湖边的地下水位一般都很高,不可能挖地穴)和他们的生活方式(捕鱼)决定了他们建筑的样式。
而当欧洲的树枝棚取代了地穴之后,自身的问题也显现出来了――太不坚固。人们的对策还是因地取材――石头。最早也是最著名的石头建筑的遗迹是现在英国Salisbury的大石阵(Stonehenge),虽然它的用途还不清楚。(见上图)
作为建筑,这里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就是那块躺在两根立石上的横石。在前面的讲述中,我们看到从洞到穴到棚,人类一直都是在直接利用、模仿大自然。但是这三块石头搭出来的结构在自然界中毫无先例可言。这个两竖一横的结构可以说是整个人类建筑的象征,就像文字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一样。越看到后面大家越能深刻地理解我为什么这么说。
在加工、利用石头这一点上,我们在后面会发现其它文明是很难和欧洲文明相比的。如果说砖是两河流域建筑的象征的话,欧洲建筑的象征就是石头。某种程度上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建筑遗迹欧洲最多,中亚次之,中国最少的缘故。石头最难破坏,砖次之,而我们的著名古建筑大多是木结构,保存起来最为困难,一遇到刀兵水火就很难幸免。不算地下挖掘得到的文物,我们现存最古的建筑是汉代的(砖结构),现存最古的木结构建筑是晚唐的。如果和大石阵或者金字塔同时代的中国建筑能保留下来的话,“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难度也就不会那么大了。
按照前面讲到的过程,我们毫不惊讶地得知:在欧洲最初出现的石头住房外形非常像树枝棚。建筑的方法是将石头一圈圈围起来,石圈越往上直径越小,最后合拢。像树枝棚需要骨架一样,他们在石圈内部建造了石墙来起到支撑的作用(见左图,这是位于英国苏格兰Lewis镇的史前石屋,上部已损毁)。另一个毫不奇怪的现象是:这种结构在中亚和我们这里是没有的。建筑艺术的分流至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