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的代表作:《叶甫盖尼·奥涅金》是浪漫主义文...
普希金是第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俄罗斯作家。他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和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高尔基誉为“俄国文学之始祖”和“伟大的俄国人民诗人”。十九世纪俄国文学的高峰,就是从普希金开始的。这位“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最重要的作品,就是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它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厌倦了上流社会生活的奥涅金来到外省的乡下,和热情单纯的年轻诗人连斯基成了好友,并在他介绍下与拉林娜老太太一家结识。拉林娜的次女、活泼的奥丽加和连斯基相爱,而她的长女、文静的塔吉雅娜爱上了奥涅金。
但奥涅金对家庭生活已经抱有成见,不愿受家庭的束缚,因而拒绝了塔吉雅娜。由于连斯基拉他参加了喧闹的社交活动,而他的出现又使塔吉雅娜受窘,奥涅金就故意和奥丽加接近,来使连斯基气恼。年轻诗人一怒之下提出决斗。奥涅金出于上流社会畸形的荣誉感接受了挑战,并弄假成真打死了自己的朋友。以后,奥涅金受到良心的谴责,浪迹天涯。等他在社交活动中再次见到塔吉雅娜,她已经出于无奈嫁给一位将军了。这时奥涅金突然萌动旧情,但遭拒绝。
最后,故事在奥涅金尴尬的场面中结束。这个普通的爱情故事,被作者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写了出来,赋予了它以深刻的社会历史意义。
《叶甫盖尼·奥涅金》是普希金的代表作。这部诗体小说广阔地反映了19世纪20年代俄国的社会生活,真实地表现了那一时代俄国青年的苦闷、探求和觉醒,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社会问题,因此别林斯基把它称为“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和最富人民性的作品。”
作品的中心主人公是贵族青年奥涅金。奥涅金有过和一般的贵族青年相似的奢靡的生活道路,但是当时的时代气氛和进步的启蒙思想、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拜伦颂扬自由和个性解放的诗歌,都对他产生了影响,使他对现实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他开始厌倦上流社会空虚无聊的生活,抱着对新的生活的渴望来到乡村,并试图从事农事改革。但是,华而不实的贵族教育没有给予他任何实际工作的能力,好逸恶劳的恶习又在他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加之周围地主的非难和反对,奥涅金到头来仍处于无所事事、苦闷和彷徨的境地,染上了典型的时代病--忧郁症。
奥涅金与达吉雅娜和连斯基的关系,进一步显示了主人公身上的深刻矛盾。如果说奥涅金误解和拒绝达吉雅娜对他的真挚的感情还多少带有不满上流社会庸俗习气的因素的话,那么他为了维护个人的虚荣而轻率地与连斯基进行的决斗则暴露了唯我主义的灵魂。奥涅金后来对已成为贵夫人的达吉雅娜的追求虽不乏真情,但其中更多的已是贵族子弟的虚荣。作品留给奥涅金的依然是迷惘的前程和一事无成的悲哀。
作者在奥涅金身上准确地概括了当时一部分受到进步思想影响但最终又未能跳出其狭小圈子的贵族青年的思想面貌和悲剧命运,从而成功地塑造出了俄国文学中的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叶甫盖尼·奥涅金》在艺术上也颇有特色。作品生活场景广阔,人物形象鲜明,语言优美,体裁别具一格。它用诗体写成,兼有诗和小说的特点,客观的描写和主观的抒情有机交融。独特的“奥涅金诗节”(每节十四行,根据固定排列的韵脚连接)洗练流畅,富有节奏感。
《叶甫盖尼·奥涅金》
这部小说是以书中男主人公的名字命名的。诗人通过这个典型的艺术形象反映生活的真实,传达他以现实人生的看法和他对人类本性的观察与了解,其中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涵。
它是普希金最伟大、影响最深远、读者也最多的作品。它以优美的韵律和严肃的主题深刻反映俄国十九世纪初叶的现实,提出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被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誉为“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和最富有人民性的作品”。
在这部独特的小说中,你可以读到许多生动感人的情节,见到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欣赏到各种各样当时俄国生活的真实画面,而且所有这些都是用格律严谨、语言流畅的诗句写出的。在这部诗体长篇小说中,作家以高度简洁凝练的笔法故事,描写风景,刻画人物,展示生活。在这部作品中,普希金表现出他全部的思想高度和才华。
1823年,热爱拜伦的普希金在开始写作他的《叶甫盖尼·奥涅金》时,宣称自己将写一部类似于《唐璜》式的叙事诗,显然,拜伦式的讽刺让普希金着迷。普希金当然明白自己的处境(其时正在流放中)和社会现实,所以他并没有打算发表。随着写作进程,当普希金面对俄罗斯乡村的纯净风景和笔下逐渐鲜活起来的人物时,激愤和怨怒慢慢平息,感伤而透明的抒情气息缓缓而来。1825年,他已经拒绝承认他的奥涅金是位俄国的唐璜或者恰尔德·哈罗尔德了。
这种转变是从作品的第二章开始的:冷漠老成的奥涅金遇上了热情年轻的连斯基,忧郁病患者遇上了满怀理想的诗人,作者写道:“巉岩和波浪,诗歌和散文,冰雪和火焰,那差别也不如他们明显。”有趣的是,他们竟然成了难解难分的朋友。
传统批评中,奥涅金是个“多余人”,“永远不会站在政府方面”,也“永远不能站在人民方面”,① 灵魂空虚,缺乏毅力和恒心,毫无实际工作能力,并认为是贵族生活养成了他的恶习,腐朽黑暗的社会使他找不到生活方向。一言概之,相对于俄国社会的环境而言,他“多余”。然而,我们谁又敢对我们的生存环境大声宣布“本人必不可少”呢?爹死娘可以嫁人,拉宾遇刺佩雷斯取而代之,历史的脉搏不会因某个人的或缺而停止跳动。一个人如果自己不觉多余,即使做乞丐,满身疥疮,人见人厌,拣块肉骨头照样啃得心满意足。
奥涅金之所以为奥涅金,在于他产生了“多余感”。高度发展的智力找不到自己生存于世的理由,上流社会穷奢极欲又俗不可耐,爱情不过是虚情假意,书本中写满了无聊和欺骗,生活所显示的虚幻进而使他超越生活本身,去思考生命的意义,但他找不到答案,他成了一个怀疑主义者,奥涅金的“多余感”正是根植于其内心深处的怀疑主义,他失去了生命的热情和生存的勇气。在作品的草稿中,曾经写到女主人公达吉亚娜在奥涅金远游后,私自到他的庄园翻看了他的日记,其中有如下一段:
我们就这样用坚强的意志
来平息难以抑制的情欲,
用高傲的心灵来克服不幸,
用希冀来抚慰心中的伤悲。
然而怎样……排遣
苦闷,使人发疯的苦闷。
没有比找不到活着的理由更让人苦闷了,也没有比找不到生活目的的人更感多余。可能普希金觉得这段情节有损达吉亚娜的形象,正式发表时删除了日记的全部内容。其实这些改动对作品毫无影响,因为怀疑主义者奥涅金早已跃然纸上。
但是奥涅金将他的“多余感”深藏不露,代之以高傲冷漠的拜伦相,他嘲笑一切,鄙视一切,借以掩饰怀疑主义馈赠给他的令人发疯的痛苦和对幸福的加倍渴望。“多余感”也是种浪漫情调,他沉浸于其中,尽可享受蔑视芸芸众生的快乐,也必将自食果。
我不理解为什么在传统批评中认为奥涅金拒绝达吉亚娜是将她的爱情误认为逢场作戏,后来又追求她是出自征服社交界“女皇”的虚荣心,或许这只是想说明奥涅金身上有“贵族阶级恶习”这一预设目的。只要去阅读作品,我们就可以看到,达吉亚娜“深深触动了奥涅金的心弦”,“旧日情感的火焰,刹那间又燃烧在他的心怀,但他不想骗取这少女,天真无邪心灵的信赖”,他觉得自己“不是为幸福而生”,“幻想和岁月都一去不复返,我的灵魂也不能获得新生”,“无论我是多么爱你,日子一久,我就变得冷酷中”——这完全是一位绝望而高贵的怀疑主义者和自白,谁说其中不是深含感情而故作残忍呢?
打死连斯基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旅行,奥涅金回到了彼得堡上流社会,再次和达吉亚娜相遇。在舞台会上,他看到的是雍容华贵的公爵夫人,而在梦中,他认出达吉亚娜依然是那位乡下少女,依然静坐在后院的窗下,他“象孩子一般爱上了达吉亚娜”。当他正独自一人一边流泪一边读信的达吉亚娜时:
这时从公爵夫人的身上
谁认不出当年那可怜的达尼亚!
叶甫盖尼怀着极度的悔恨,
愁苦地跪落在她的脚下。
这一刻,奥涅金终于发现自己悲观厌世的心灵深处,早已深埋的爱情之火和生活热情从没熄灭,他一生飘泊为之寻找的不正是这个么!可惜这一切来得太迟了,正如作者写道:“当我们渐入老境的时候,残存的热情却令人伤悲。”奥涅金深深知道,这将是他摆脱忧郁苦闷的最后一次机会。爱情是根救命稻草,但命中注定谁也捞不着。
再谈谈连斯基。与奥涅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理想主义,他相信自己来到世界上,就是为了创造事业、获得幸福。“在诗歌里他总是骄傲地,保持着崇高美好的情愫,保持着纯洁的梦想的激情,和美好的不可亵渎的质朴”。他单纯而又幼稚,“总是歌唱爱情”,他完全被幻想抓住了,其实他并不清楚他所爱的奥丽加只是个爱虚荣的花瓶姑娘。对于诗人来说,爱情本身总是重于爱的对象,汹涌的激情总能抹去生活中严酷的阴影——诗人是我们锈迹斑斑的现实中残留的亮色,是珍藏在我们日渐苍老的心灵中的童年回忆,对于喜欢幻想的诗人,我们没有权利嘲笑和亵渎。
更让人感兴趣的是连斯基和奥涅金的关系,这也是往往被人们所忽略的。两个思想性格冰火不容的人为什么能成为形影不离的朋友?唯一的解释是,奥涅金在连斯基身上看到了自己。奥涅金欣赏他的才智,欣赏他的热情和幼稚,不难看出,嘲笑一切、鄙视一切,自以为看破一切的奥涅金曾经也是这样的人,因此,他爱这个青年,并表现出对他人所没有的宽容。然而,为了所谓的报复,他故意引诱奥丽加让连斯基气得发疯,屈从于习俗和连斯基决斗。无论对这场决斗如何评价,它的后果却不容忽视:奥涅金打死了诗人,怀疑主义扼杀了理想主义,与此同时,他也扼杀了残存于自己心灵中的可贵的诗性,亲手敲响了自己的丧钟——珍爱理想的达吉亚娜“已经不可能再和他相见”,“她应该对他怀有大恨深仇”——再也没有人会来救他了。
诗人的墓碑孤独地站在旷野里,奥涅金悄然远游了,但决斗还没有结束,诗人不死,夜间的月色会勾起奥涅金深藏的秘密回忆:在心灵的雪地里,连斯基静静安睡,坚定顽强,不磨灭。
二
奥涅金是谁?连斯基又是谁?曾经有研究者为他们找到过不少的生活原型,应该说普希金时代的俄罗斯,既不缺少奥涅金,也不缺少连斯基。请注意这样一个事实,普希金在写作《叶甫盖尼·奥涅金》时,并不是一开始就想好一个固定的框架,在七年的写作过程中,通常是写好一章,发表一章,相隔很久后再写下一章。或许最初他只是想看看将一个怀疑论者和一个理想主交者放在同一个故事里,让他们交上朋友,会出现什么讽刺和诙谐的效果。然而在写作过程中,现实的触动,体验的深入以及角色的逐渐清晰,普希金爱上了他的人物,不由自主地倾注了自己的精神,吹进了自己的灵气,带进了自己的生活。正如列·格罗斯曼所说:“仿佛是普希金的诗体自传”。②但我以为这不仅体现在作品中那些游离于情节和人物之外,以叙述者“我”口吻写的那些诗节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小说中活生生的人物——奥涅金和连斯基身上。
关于奥涅金和连斯基,普希金时代的人们都感到似曾相识,然而,没有人比他们更象普希金本人。密茨凯微支曾说:“连斯基就是普希金,只是相当于诗人生平中的某个时期”,高尔基认为:“奥涅金是普希金精神上的兄弟”,甚至是“普希金的肖像”,遗憾的是,没有人注意到,奥涅金和连斯基如同一张白纸的两面,一团火焰中放射出的光和热,光不是热,但它们拥有同一个灵魂——普希金既是连斯基也是奥涅金。
在常识里,普希金是伟大的诗人,俄罗斯人民的歌手,反专制的斗士,遭受黑暗社会的压制,反动当局的迫害,贵族阶级的仇恨,最后反动当局的迫害,贵族阶级的仇恨,最后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怂恿”法国流氓丹斯特调戏他的妻子,引起决斗,杀害了普希金。
确实,普希金首先是位诗人,热爱理想,向往自由,视黑暗如寇仇,同时,还有连斯基式的狂热幻想和激情,以及不可改变的单纯和质朴,他傲视于他的时代。但是,普希金身上也有另一面,隐约使人看到一个悲观的怀疑主义者,一个绝望的宿命论者的侧影。
年轻时的普希金差不多是个浪子,用他喜欢引用的一句话说便是“又急于生活,又忙于感受”,出入舞会宴会,剧场赌场,生活放荡,毫无节制,以追逐女人为乐,甚至将他爱慕过或占有过的女人列了一张长长的“唐璜名单”;还时常做出一幅高傲冷漠的拜伦相,故意胡闹起哄,惹事生非,几乎每天决斗一次,《叶甫盖尼·奥涅金》的第一章几乎是照抄了普希金自己的生活。对于他来说,首先是寻欢作乐,然后才是写诗,以致他的诗人朋友们在羡慕他的才华的同时,也感叹他浪费天才。所幸的是,与奥涅金一样,终于有一天,上流社会的欢乐使他厌倦了,为灵魂的空虚苦恼不已,他甚至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为摆脱麻木状态,他加倍好斗,故意与政府和上流社会为敌。1820年,普希金被流放到高加索,直接原因是他的《自由颂》《致恰达耶夫》等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引起了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愤怒,但诗人却称他是“自愿流放”——他实在厌倦了彼得堡的生活,似乎是蓄意利用这种方式离开,他感到自己的命运应该在别处,于是开始了奥涅金式的漫游。
普希金也战斗,但在他的那些革命朋友们看来,他不过是个自由主义者,而且多嘴多舌,不可能成为一个守纪律的革命家,因此总是将他排斥在团体之外。普希金自己在精神上与十二月党人相通,但他更愿意无拘无束,当个自由射手。1826年,当普希金那些十二月党人朋友被绞死或关监狱的时候,流放中的普希金也开始为自由而奔波。我们不知道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失败在普希金心中到底激起了怎样的涟漪,在他写给沙皇尼古拉一世的信中,做了转变立场,不再乱说乱动的保证。尼古拉一世将他召回了彼得堡,并称以后将做普希金作品的检查官。这意味着在得到沙皇保护的同时,也受到了更严密的监视。随着时光的流逝,这种监视日益示出它的可怕,普希金的自由实在在太有限了,他不能出国,不能旅行,只言片语都要受到审查,一举一动都有会引起怀疑和指责,生性刚烈的普希金根本无法安心写作,更可怕的是,无论普希金怎样做(妥协或者抗争),都无法改变这种命运。他清楚地知道,这种无形的流放和苦役将会吞噬自己的最后一丝热情,绝望抓住了他的心——激奋的灵魂被紧紧钳住呼吸不到自由的空气,留在躯体里还有什么意义呢?
与此同时,普希金还承担着经济的重负(他死时,钱夹里只有七十五个卢布,这差不多是他的全部钱财),以及他那连斯基奥丽加式的爱情酿成的苦果。多余感就这样产生了。
一面是奥涅金,一面是连斯基;一面是冰雪,一面是火焰;一面是散文,一面是诗,搅在一起,不可分离,普希金就这样表现着自己。
三
奥涅金和连斯基不能并存。在普希金的灵魂中,他们也必将发生决斗,只是等待着时机而已。普希金之死表面地看,起因是丹斯特死皮赖脸地追求他的妻子,诗人为维护自己的荣誉,主动提出了决斗。仔细阅读一下普希金的传记,我们就会发现普希金对这场婚姻的希冀一开始就是有限的。诗人的理想伴侣应该是达吉亚娜而不是奥丽加。好斗而少谋的普希金,需要的是在烦恼、疲劳、失败和悔恨中给他安慰和温存的人,精神上的行者。娜塔丽亚,这位他正在追求的少女,将来的妻子,是怎样的人呢?1831年,就在举行婚礼的前几天,普希金在写给友人的信中说:“我已是而立之年,通常在这个年纪都要成家的。我这样做只是随大流,我不相信将来会永远不后悔。况且,我对结婚并非十分向往,也不特别高兴。我感到前景黯淡,毫无吸引力。忧愁不会使我吃惊,这在我预料之中。倘若婚后能有一丝欢快,那我倒可能会感到吃惊。”③——好一个奥涅金式的自白。我不知道在普希金一生中是否拒绝过本应属于他的达吉亚娜,但他就这样怀着不祥的预感选择了奥丽加。
娜塔丽亚美艳动人,也不失温顺多情,活泼可爱,但比较起普希金的诗歌来说,她更喜欢出入舞场,卖弄风情,获取交际场上娇柔浮华的成功感,她无暇给予普希金所渴望的温柔体贴,无微不至的爱护,并不幸福的夫妻生活增添了普希金的烦恼,他变得异常暴躁,当妻子和丹斯特的关系遭受恶毒诽谤的时候,他终于爆发了。
但是,恶毒的诽谤并不是他选择决斗的最终原因,因为普希金清楚地知道妻子可能不爱自己,但她与丹斯特也只不过是玩一些上流社会常见的游戏,还不至于失去贞操;他也知道其他人也认为他的妻子是清白的,这点可以以他决斗时,许多人劝告他冷静(包括尼古拉一世),并拒绝担任他的证人为证。他说:“在人世间有两种戴绿帽子的人,一种是真的,他们明白自己的真实处境;另一种是公众议论给他硬加上的,后一种情况叫人难堪。我就属于后者。”④在这件事上,普希金表现出的异乎寻常的愤怒也不符合他对两性关系的一贯态度——结婚后他仍多次猎艳,并且妻子的二姐保持着众所周知的暧昧关系。难道诗人就如此心胸狭窄,如此看重所谓的“公众议论”?
或许下面的事实更能揭示普希金之死的奥秘:在决斗中被打伤以后,他对他的证人说:“如果阿连德(医生)认为我的伤是致命的,你可要告诉我。我不会害怕,因为我不想活。”⑤是什么原因让他不想活下去?——是灵魂中那个奥涅金!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呢?社会的迫害,经济的重压,爱情的虚无,没有前途,看不到希望。他本来生就是为爱情为自由无忧无虑纵情歌唱的诗人,应该奏出千古传唱的乐曲,接受时代赞美万民拥戴,他不想面对铁窗受尽苦役直到成为雕像接受后来者的花环;或者从平庸中明了生活的真谛,过着称心的生活,吃喝发福直到老死。然而真实的生活却分明告诉他:俄罗斯不需要诗人,没有人真正地需要诗人,连同他心爱的妻子在内!——一场灵魂深处的决斗终于发生了,“奥涅金”抢先开了枪:“连斯基”倒下了!诗人死了!
普希金之死是“多余感”总爆发的结果,维护荣誉只是一种借口,他清楚地知道这场决斗毫无疑意义,同时,也清楚地觉得活下去也毫无意义。那么,是死是活?还是把一切交给命运来裁决吧。
1830年,普希金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他曾在一次决斗中在对方的枪口下满不在乎地吃樱桃)写作的小说《射击》,读起来很有意思。他认为决斗中最佳的射击时间是在对手拥有幸福,爱惜生命的时候;那么反过来说,对一个轻视生命,活不活都无所谓的家伙开枪,郑重其事地杀死他,你就得接受对手的轻蔑。所以,必须谨慎地保存你开枪的权利。
现实中,丹斯特愚蠢地抢先开了枪,但是,他已经迟了,他不过杀死了一位“奥涅金”——在牺牲者的眼里,带着对生命的极度蔑视和顺从宿命的冷漠表情。
四
临死前的普希金无怨无怒,他不要朋友去为他报仇,请人去向丹斯特父子表示歉意,让茹科夫斯基代他恳求尼古拉一世宽恕(因为他答应沙皇,未经允许不得扩大与丹斯特的冲突),并宽厚地安慰妻子,要她守孝两年后嫁个好丈夫。“他那黯淡的目光,表现的是死亡而不是痛苦”。一颗狂野的心安静了,在这一刻前,它还充满了灵感、热情、愤怒、仇恨,以及隐约的期望,而现在一切都灰飞烟灭。读过《叶甫盖尼·奥涅金》的人,会觉得其中有许多段落后来都成为了不幸的预言,下面这段差不多可以概括普希金的一生:
我那春天的黄金般的岁月,
你们往哪里,往哪里飞驰?
未来给我准备下了什么?
我的目光枉然地搜寻着,
它还隐藏在浓重的黑暗里。
别找了,命运的法律是公正的。
那枪弹会射中我,叫我倒下,
还是从我的身旁飞过,
两者都好:是清醒还是沉睡,
就要来到了,那命定的时刻,
操劳的白昼固然美好,
黑暗的来临也很美妙!
普希金倒下了,但诗人不死。丹斯特在哪里?尼古拉一世又在哪里?那些为他的死幸灾乐祸、冷言冷语或者心碎欲裂、忧伤流泪的人又在哪里?当历史的雾霭散尽,如同连斯基一样,普希金清晰而安静地长眠在爱他的人的心中,享有他生前从没享有过的荣誉。
诗人不死,这表明理想、自由和爱情永远是人类渴求的东西。
厌倦了上流社会生活的奥涅金来到外省的乡下,和热情单纯的年轻诗人连斯基成了好友,并在他介绍下与拉林娜老太太一家结识。拉林娜的次女、活泼的奥丽加和连斯基相爱,而她的长女、文静的塔吉雅娜爱上了奥涅金。
但奥涅金对家庭生活已经抱有成见,不愿受家庭的束缚,因而拒绝了塔吉雅娜。由于连斯基拉他参加了喧闹的社交活动,而他的出现又使塔吉雅娜受窘,奥涅金就故意和奥丽加接近,来使连斯基气恼。年轻诗人一怒之下提出决斗。奥涅金出于上流社会畸形的荣誉感接受了挑战,并弄假成真打死了自己的朋友。以后,奥涅金受到良心的谴责,浪迹天涯。等他在社交活动中再次见到塔吉雅娜,她已经出于无奈嫁给一位将军了。这时奥涅金突然萌动旧情,但遭拒绝。
最后,故事在奥涅金尴尬的场面中结束。这个普通的爱情故事,被作者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写了出来,赋予了它以深刻的社会历史意义。
《叶甫盖尼·奥涅金》是普希金的代表作。这部诗体小说广阔地反映了19世纪20年代俄国的社会生活,真实地表现了那一时代俄国青年的苦闷、探求和觉醒,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社会问题,因此别林斯基把它称为“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和最富人民性的作品。”
作品的中心主人公是贵族青年奥涅金。奥涅金有过和一般的贵族青年相似的奢靡的生活道路,但是当时的时代气氛和进步的启蒙思想、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拜伦颂扬自由和个性解放的诗歌,都对他产生了影响,使他对现实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他开始厌倦上流社会空虚无聊的生活,抱着对新的生活的渴望来到乡村,并试图从事农事改革。但是,华而不实的贵族教育没有给予他任何实际工作的能力,好逸恶劳的恶习又在他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加之周围地主的非难和反对,奥涅金到头来仍处于无所事事、苦闷和彷徨的境地,染上了典型的时代病--忧郁症。
奥涅金与达吉雅娜和连斯基的关系,进一步显示了主人公身上的深刻矛盾。如果说奥涅金误解和拒绝达吉雅娜对他的真挚的感情还多少带有不满上流社会庸俗习气的因素的话,那么他为了维护个人的虚荣而轻率地与连斯基进行的决斗则暴露了唯我主义的灵魂。奥涅金后来对已成为贵夫人的达吉雅娜的追求虽不乏真情,但其中更多的已是贵族子弟的虚荣。作品留给奥涅金的依然是迷惘的前程和一事无成的悲哀。
作者在奥涅金身上准确地概括了当时一部分受到进步思想影响但最终又未能跳出其狭小圈子的贵族青年的思想面貌和悲剧命运,从而成功地塑造出了俄国文学中的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叶甫盖尼·奥涅金》在艺术上也颇有特色。作品生活场景广阔,人物形象鲜明,语言优美,体裁别具一格。它用诗体写成,兼有诗和小说的特点,客观的描写和主观的抒情有机交融。独特的“奥涅金诗节”(每节十四行,根据固定排列的韵脚连接)洗练流畅,富有节奏感。
《叶甫盖尼·奥涅金》
这部小说是以书中男主人公的名字命名的。诗人通过这个典型的艺术形象反映生活的真实,传达他以现实人生的看法和他对人类本性的观察与了解,其中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涵。
它是普希金最伟大、影响最深远、读者也最多的作品。它以优美的韵律和严肃的主题深刻反映俄国十九世纪初叶的现实,提出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被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誉为“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和最富有人民性的作品”。
在这部独特的小说中,你可以读到许多生动感人的情节,见到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欣赏到各种各样当时俄国生活的真实画面,而且所有这些都是用格律严谨、语言流畅的诗句写出的。在这部诗体长篇小说中,作家以高度简洁凝练的笔法故事,描写风景,刻画人物,展示生活。在这部作品中,普希金表现出他全部的思想高度和才华。
1823年,热爱拜伦的普希金在开始写作他的《叶甫盖尼·奥涅金》时,宣称自己将写一部类似于《唐璜》式的叙事诗,显然,拜伦式的讽刺让普希金着迷。普希金当然明白自己的处境(其时正在流放中)和社会现实,所以他并没有打算发表。随着写作进程,当普希金面对俄罗斯乡村的纯净风景和笔下逐渐鲜活起来的人物时,激愤和怨怒慢慢平息,感伤而透明的抒情气息缓缓而来。1825年,他已经拒绝承认他的奥涅金是位俄国的唐璜或者恰尔德·哈罗尔德了。
这种转变是从作品的第二章开始的:冷漠老成的奥涅金遇上了热情年轻的连斯基,忧郁病患者遇上了满怀理想的诗人,作者写道:“巉岩和波浪,诗歌和散文,冰雪和火焰,那差别也不如他们明显。”有趣的是,他们竟然成了难解难分的朋友。
传统批评中,奥涅金是个“多余人”,“永远不会站在政府方面”,也“永远不能站在人民方面”,① 灵魂空虚,缺乏毅力和恒心,毫无实际工作能力,并认为是贵族生活养成了他的恶习,腐朽黑暗的社会使他找不到生活方向。一言概之,相对于俄国社会的环境而言,他“多余”。然而,我们谁又敢对我们的生存环境大声宣布“本人必不可少”呢?爹死娘可以嫁人,拉宾遇刺佩雷斯取而代之,历史的脉搏不会因某个人的或缺而停止跳动。一个人如果自己不觉多余,即使做乞丐,满身疥疮,人见人厌,拣块肉骨头照样啃得心满意足。
奥涅金之所以为奥涅金,在于他产生了“多余感”。高度发展的智力找不到自己生存于世的理由,上流社会穷奢极欲又俗不可耐,爱情不过是虚情假意,书本中写满了无聊和欺骗,生活所显示的虚幻进而使他超越生活本身,去思考生命的意义,但他找不到答案,他成了一个怀疑主义者,奥涅金的“多余感”正是根植于其内心深处的怀疑主义,他失去了生命的热情和生存的勇气。在作品的草稿中,曾经写到女主人公达吉亚娜在奥涅金远游后,私自到他的庄园翻看了他的日记,其中有如下一段:
我们就这样用坚强的意志
来平息难以抑制的情欲,
用高傲的心灵来克服不幸,
用希冀来抚慰心中的伤悲。
然而怎样……排遣
苦闷,使人发疯的苦闷。
没有比找不到活着的理由更让人苦闷了,也没有比找不到生活目的的人更感多余。可能普希金觉得这段情节有损达吉亚娜的形象,正式发表时删除了日记的全部内容。其实这些改动对作品毫无影响,因为怀疑主义者奥涅金早已跃然纸上。
但是奥涅金将他的“多余感”深藏不露,代之以高傲冷漠的拜伦相,他嘲笑一切,鄙视一切,借以掩饰怀疑主义馈赠给他的令人发疯的痛苦和对幸福的加倍渴望。“多余感”也是种浪漫情调,他沉浸于其中,尽可享受蔑视芸芸众生的快乐,也必将自食果。
我不理解为什么在传统批评中认为奥涅金拒绝达吉亚娜是将她的爱情误认为逢场作戏,后来又追求她是出自征服社交界“女皇”的虚荣心,或许这只是想说明奥涅金身上有“贵族阶级恶习”这一预设目的。只要去阅读作品,我们就可以看到,达吉亚娜“深深触动了奥涅金的心弦”,“旧日情感的火焰,刹那间又燃烧在他的心怀,但他不想骗取这少女,天真无邪心灵的信赖”,他觉得自己“不是为幸福而生”,“幻想和岁月都一去不复返,我的灵魂也不能获得新生”,“无论我是多么爱你,日子一久,我就变得冷酷中”——这完全是一位绝望而高贵的怀疑主义者和自白,谁说其中不是深含感情而故作残忍呢?
打死连斯基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旅行,奥涅金回到了彼得堡上流社会,再次和达吉亚娜相遇。在舞台会上,他看到的是雍容华贵的公爵夫人,而在梦中,他认出达吉亚娜依然是那位乡下少女,依然静坐在后院的窗下,他“象孩子一般爱上了达吉亚娜”。当他正独自一人一边流泪一边读信的达吉亚娜时:
这时从公爵夫人的身上
谁认不出当年那可怜的达尼亚!
叶甫盖尼怀着极度的悔恨,
愁苦地跪落在她的脚下。
这一刻,奥涅金终于发现自己悲观厌世的心灵深处,早已深埋的爱情之火和生活热情从没熄灭,他一生飘泊为之寻找的不正是这个么!可惜这一切来得太迟了,正如作者写道:“当我们渐入老境的时候,残存的热情却令人伤悲。”奥涅金深深知道,这将是他摆脱忧郁苦闷的最后一次机会。爱情是根救命稻草,但命中注定谁也捞不着。
再谈谈连斯基。与奥涅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理想主义,他相信自己来到世界上,就是为了创造事业、获得幸福。“在诗歌里他总是骄傲地,保持着崇高美好的情愫,保持着纯洁的梦想的激情,和美好的不可亵渎的质朴”。他单纯而又幼稚,“总是歌唱爱情”,他完全被幻想抓住了,其实他并不清楚他所爱的奥丽加只是个爱虚荣的花瓶姑娘。对于诗人来说,爱情本身总是重于爱的对象,汹涌的激情总能抹去生活中严酷的阴影——诗人是我们锈迹斑斑的现实中残留的亮色,是珍藏在我们日渐苍老的心灵中的童年回忆,对于喜欢幻想的诗人,我们没有权利嘲笑和亵渎。
更让人感兴趣的是连斯基和奥涅金的关系,这也是往往被人们所忽略的。两个思想性格冰火不容的人为什么能成为形影不离的朋友?唯一的解释是,奥涅金在连斯基身上看到了自己。奥涅金欣赏他的才智,欣赏他的热情和幼稚,不难看出,嘲笑一切、鄙视一切,自以为看破一切的奥涅金曾经也是这样的人,因此,他爱这个青年,并表现出对他人所没有的宽容。然而,为了所谓的报复,他故意引诱奥丽加让连斯基气得发疯,屈从于习俗和连斯基决斗。无论对这场决斗如何评价,它的后果却不容忽视:奥涅金打死了诗人,怀疑主义扼杀了理想主义,与此同时,他也扼杀了残存于自己心灵中的可贵的诗性,亲手敲响了自己的丧钟——珍爱理想的达吉亚娜“已经不可能再和他相见”,“她应该对他怀有大恨深仇”——再也没有人会来救他了。
诗人的墓碑孤独地站在旷野里,奥涅金悄然远游了,但决斗还没有结束,诗人不死,夜间的月色会勾起奥涅金深藏的秘密回忆:在心灵的雪地里,连斯基静静安睡,坚定顽强,不磨灭。
二
奥涅金是谁?连斯基又是谁?曾经有研究者为他们找到过不少的生活原型,应该说普希金时代的俄罗斯,既不缺少奥涅金,也不缺少连斯基。请注意这样一个事实,普希金在写作《叶甫盖尼·奥涅金》时,并不是一开始就想好一个固定的框架,在七年的写作过程中,通常是写好一章,发表一章,相隔很久后再写下一章。或许最初他只是想看看将一个怀疑论者和一个理想主交者放在同一个故事里,让他们交上朋友,会出现什么讽刺和诙谐的效果。然而在写作过程中,现实的触动,体验的深入以及角色的逐渐清晰,普希金爱上了他的人物,不由自主地倾注了自己的精神,吹进了自己的灵气,带进了自己的生活。正如列·格罗斯曼所说:“仿佛是普希金的诗体自传”。②但我以为这不仅体现在作品中那些游离于情节和人物之外,以叙述者“我”口吻写的那些诗节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小说中活生生的人物——奥涅金和连斯基身上。
关于奥涅金和连斯基,普希金时代的人们都感到似曾相识,然而,没有人比他们更象普希金本人。密茨凯微支曾说:“连斯基就是普希金,只是相当于诗人生平中的某个时期”,高尔基认为:“奥涅金是普希金精神上的兄弟”,甚至是“普希金的肖像”,遗憾的是,没有人注意到,奥涅金和连斯基如同一张白纸的两面,一团火焰中放射出的光和热,光不是热,但它们拥有同一个灵魂——普希金既是连斯基也是奥涅金。
在常识里,普希金是伟大的诗人,俄罗斯人民的歌手,反专制的斗士,遭受黑暗社会的压制,反动当局的迫害,贵族阶级的仇恨,最后反动当局的迫害,贵族阶级的仇恨,最后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怂恿”法国流氓丹斯特调戏他的妻子,引起决斗,杀害了普希金。
确实,普希金首先是位诗人,热爱理想,向往自由,视黑暗如寇仇,同时,还有连斯基式的狂热幻想和激情,以及不可改变的单纯和质朴,他傲视于他的时代。但是,普希金身上也有另一面,隐约使人看到一个悲观的怀疑主义者,一个绝望的宿命论者的侧影。
年轻时的普希金差不多是个浪子,用他喜欢引用的一句话说便是“又急于生活,又忙于感受”,出入舞会宴会,剧场赌场,生活放荡,毫无节制,以追逐女人为乐,甚至将他爱慕过或占有过的女人列了一张长长的“唐璜名单”;还时常做出一幅高傲冷漠的拜伦相,故意胡闹起哄,惹事生非,几乎每天决斗一次,《叶甫盖尼·奥涅金》的第一章几乎是照抄了普希金自己的生活。对于他来说,首先是寻欢作乐,然后才是写诗,以致他的诗人朋友们在羡慕他的才华的同时,也感叹他浪费天才。所幸的是,与奥涅金一样,终于有一天,上流社会的欢乐使他厌倦了,为灵魂的空虚苦恼不已,他甚至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为摆脱麻木状态,他加倍好斗,故意与政府和上流社会为敌。1820年,普希金被流放到高加索,直接原因是他的《自由颂》《致恰达耶夫》等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引起了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愤怒,但诗人却称他是“自愿流放”——他实在厌倦了彼得堡的生活,似乎是蓄意利用这种方式离开,他感到自己的命运应该在别处,于是开始了奥涅金式的漫游。
普希金也战斗,但在他的那些革命朋友们看来,他不过是个自由主义者,而且多嘴多舌,不可能成为一个守纪律的革命家,因此总是将他排斥在团体之外。普希金自己在精神上与十二月党人相通,但他更愿意无拘无束,当个自由射手。1826年,当普希金那些十二月党人朋友被绞死或关监狱的时候,流放中的普希金也开始为自由而奔波。我们不知道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失败在普希金心中到底激起了怎样的涟漪,在他写给沙皇尼古拉一世的信中,做了转变立场,不再乱说乱动的保证。尼古拉一世将他召回了彼得堡,并称以后将做普希金作品的检查官。这意味着在得到沙皇保护的同时,也受到了更严密的监视。随着时光的流逝,这种监视日益示出它的可怕,普希金的自由实在在太有限了,他不能出国,不能旅行,只言片语都要受到审查,一举一动都有会引起怀疑和指责,生性刚烈的普希金根本无法安心写作,更可怕的是,无论普希金怎样做(妥协或者抗争),都无法改变这种命运。他清楚地知道,这种无形的流放和苦役将会吞噬自己的最后一丝热情,绝望抓住了他的心——激奋的灵魂被紧紧钳住呼吸不到自由的空气,留在躯体里还有什么意义呢?
与此同时,普希金还承担着经济的重负(他死时,钱夹里只有七十五个卢布,这差不多是他的全部钱财),以及他那连斯基奥丽加式的爱情酿成的苦果。多余感就这样产生了。
一面是奥涅金,一面是连斯基;一面是冰雪,一面是火焰;一面是散文,一面是诗,搅在一起,不可分离,普希金就这样表现着自己。
三
奥涅金和连斯基不能并存。在普希金的灵魂中,他们也必将发生决斗,只是等待着时机而已。普希金之死表面地看,起因是丹斯特死皮赖脸地追求他的妻子,诗人为维护自己的荣誉,主动提出了决斗。仔细阅读一下普希金的传记,我们就会发现普希金对这场婚姻的希冀一开始就是有限的。诗人的理想伴侣应该是达吉亚娜而不是奥丽加。好斗而少谋的普希金,需要的是在烦恼、疲劳、失败和悔恨中给他安慰和温存的人,精神上的行者。娜塔丽亚,这位他正在追求的少女,将来的妻子,是怎样的人呢?1831年,就在举行婚礼的前几天,普希金在写给友人的信中说:“我已是而立之年,通常在这个年纪都要成家的。我这样做只是随大流,我不相信将来会永远不后悔。况且,我对结婚并非十分向往,也不特别高兴。我感到前景黯淡,毫无吸引力。忧愁不会使我吃惊,这在我预料之中。倘若婚后能有一丝欢快,那我倒可能会感到吃惊。”③——好一个奥涅金式的自白。我不知道在普希金一生中是否拒绝过本应属于他的达吉亚娜,但他就这样怀着不祥的预感选择了奥丽加。
娜塔丽亚美艳动人,也不失温顺多情,活泼可爱,但比较起普希金的诗歌来说,她更喜欢出入舞场,卖弄风情,获取交际场上娇柔浮华的成功感,她无暇给予普希金所渴望的温柔体贴,无微不至的爱护,并不幸福的夫妻生活增添了普希金的烦恼,他变得异常暴躁,当妻子和丹斯特的关系遭受恶毒诽谤的时候,他终于爆发了。
但是,恶毒的诽谤并不是他选择决斗的最终原因,因为普希金清楚地知道妻子可能不爱自己,但她与丹斯特也只不过是玩一些上流社会常见的游戏,还不至于失去贞操;他也知道其他人也认为他的妻子是清白的,这点可以以他决斗时,许多人劝告他冷静(包括尼古拉一世),并拒绝担任他的证人为证。他说:“在人世间有两种戴绿帽子的人,一种是真的,他们明白自己的真实处境;另一种是公众议论给他硬加上的,后一种情况叫人难堪。我就属于后者。”④在这件事上,普希金表现出的异乎寻常的愤怒也不符合他对两性关系的一贯态度——结婚后他仍多次猎艳,并且妻子的二姐保持着众所周知的暧昧关系。难道诗人就如此心胸狭窄,如此看重所谓的“公众议论”?
或许下面的事实更能揭示普希金之死的奥秘:在决斗中被打伤以后,他对他的证人说:“如果阿连德(医生)认为我的伤是致命的,你可要告诉我。我不会害怕,因为我不想活。”⑤是什么原因让他不想活下去?——是灵魂中那个奥涅金!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呢?社会的迫害,经济的重压,爱情的虚无,没有前途,看不到希望。他本来生就是为爱情为自由无忧无虑纵情歌唱的诗人,应该奏出千古传唱的乐曲,接受时代赞美万民拥戴,他不想面对铁窗受尽苦役直到成为雕像接受后来者的花环;或者从平庸中明了生活的真谛,过着称心的生活,吃喝发福直到老死。然而真实的生活却分明告诉他:俄罗斯不需要诗人,没有人真正地需要诗人,连同他心爱的妻子在内!——一场灵魂深处的决斗终于发生了,“奥涅金”抢先开了枪:“连斯基”倒下了!诗人死了!
普希金之死是“多余感”总爆发的结果,维护荣誉只是一种借口,他清楚地知道这场决斗毫无疑意义,同时,也清楚地觉得活下去也毫无意义。那么,是死是活?还是把一切交给命运来裁决吧。
1830年,普希金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他曾在一次决斗中在对方的枪口下满不在乎地吃樱桃)写作的小说《射击》,读起来很有意思。他认为决斗中最佳的射击时间是在对手拥有幸福,爱惜生命的时候;那么反过来说,对一个轻视生命,活不活都无所谓的家伙开枪,郑重其事地杀死他,你就得接受对手的轻蔑。所以,必须谨慎地保存你开枪的权利。
现实中,丹斯特愚蠢地抢先开了枪,但是,他已经迟了,他不过杀死了一位“奥涅金”——在牺牲者的眼里,带着对生命的极度蔑视和顺从宿命的冷漠表情。
四
临死前的普希金无怨无怒,他不要朋友去为他报仇,请人去向丹斯特父子表示歉意,让茹科夫斯基代他恳求尼古拉一世宽恕(因为他答应沙皇,未经允许不得扩大与丹斯特的冲突),并宽厚地安慰妻子,要她守孝两年后嫁个好丈夫。“他那黯淡的目光,表现的是死亡而不是痛苦”。一颗狂野的心安静了,在这一刻前,它还充满了灵感、热情、愤怒、仇恨,以及隐约的期望,而现在一切都灰飞烟灭。读过《叶甫盖尼·奥涅金》的人,会觉得其中有许多段落后来都成为了不幸的预言,下面这段差不多可以概括普希金的一生:
我那春天的黄金般的岁月,
你们往哪里,往哪里飞驰?
未来给我准备下了什么?
我的目光枉然地搜寻着,
它还隐藏在浓重的黑暗里。
别找了,命运的法律是公正的。
那枪弹会射中我,叫我倒下,
还是从我的身旁飞过,
两者都好:是清醒还是沉睡,
就要来到了,那命定的时刻,
操劳的白昼固然美好,
黑暗的来临也很美妙!
普希金倒下了,但诗人不死。丹斯特在哪里?尼古拉一世又在哪里?那些为他的死幸灾乐祸、冷言冷语或者心碎欲裂、忧伤流泪的人又在哪里?当历史的雾霭散尽,如同连斯基一样,普希金清晰而安静地长眠在爱他的人的心中,享有他生前从没享有过的荣誉。
诗人不死,这表明理想、自由和爱情永远是人类渴求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