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夏侯渊的性格特点
夏侯渊作为人将,是一名忠诚不二,骁勇善战之人。在曹营中,论箭术是无人可与之争锋。他与他的族兄夏侯敦是曹操最前期的将士,所以此人在曹军中享有不可磨灭的威望。他也深得曹操信任,屡次担当重任。是一名不可多得的将才。
但是,也由于他战功赫赫,使他变得掉以轻心。在定军山一战中,藐视对方主将黄忠,被其斩杀,英雄殒命。诸葛亮得知后,激励黄忠:杀夏侯不算什么,杀张颌才是头功。 也说明,与张颌这一类帅才比较还差一些智谋。
综上所诉,夏侯渊是一名骁勇善战,忠诚不二,勇冠三军的曹魏将才。
夏侯涓和夏侯渊什么关系 啊
夏侯涓是夏侯渊侄女,夏侯霸堂妹。夏侯涓是游戏《三国群英传》中的角色名,其历史原型为三国时蜀将张飞之妻夏侯氏。
夏侯氏(187或188—?),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为夏侯霸之从妹,张飞之妻,所生二女为蜀汉后主刘禅皇后,生二子二女;其二女皆为蜀汉后主皇后。
夏侯渊(?-219年),字妙才,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名将,擅长千里奔袭作战,常常出敌不意,官至征西将军,封博昌亭侯。
初期随曹操征伐,官渡之战为曹操督运粮草,又督诸将先后平定昌豨、徐和、雷绪、商曜等叛乱。后率军征伐关中与凉州,斩梁兴、逐马超、破韩遂、灭宋建,横扫羌、氐、屠各等外族势力,虎步关右。张鲁降曹操后,夏侯渊留守汉中,与刘备相拒逾年,在定军山被刘备部将黄忠所袭,战死,谥曰愍侯。
扩展资料: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进军至阳平关,夏侯渊率张郃、徐晃等将与其相拒,以徐晃破陈式、张郃驻广石,刘备攻而不克,双方相持至第二年。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正月,刘备自阳平渡过沔水,驻于定军山,夏侯渊率军相争。刘备率精锐万余人,分十部夜袭张郃,张郃率亲卫奋战反击,刘备不能克,夏侯渊派张郃守备鹿角东部,自率精锐守备鹿角南部。
刘备于是全力猛攻张郃,张郃不敌,夏侯渊遂分军一半往救张郃,于是刘备又在走马谷采用烧围角之策,趁夏侯渊前去救火、修补鹿角之时,派讨虏将军黄忠居高临下突袭渊军,夏侯渊遂战死。谥曰愍。
夏侯渊作战勇猛,与其兄夏侯惇一样性格刚烈,但对于使用计谋比较忽视。曹操也常告诫他:“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也。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但知任勇,一匹夫敌耳”,但最后还是战死。 曹操在得知夏侯渊的死讯后感叹道:“夏侯渊本来并不是会用兵的人,军中称他为‘白地将军’身为督帅尚且不应该亲自作战,更何况是去修补鹿角!”
正始四年(243年)七月,曹芳诏祀夏侯渊等已故旧臣于太祖曹操宗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夏侯涓
百度百科-夏侯渊
《三国演义》中的夏候渊战死之地在哪?
《三国演义》中的夏候渊战死于定军山。
建安二十四年正月,刘备听从法正的谋略以后,夜里偷袭夏侯渊的营寨,并且火烧了夏侯渊阵营的鹿角(一种防御性设施)。
夏侯渊受到偷袭以后非常冷静,先派遣张郃保护阵营东部,自己率领轻兵保护南围。这时刘备假装将进攻重点设置在张郃那里,导致张郃军队渐渐不敌。
夏侯渊得知以后将自己的士兵拨出一半支援张郃,本来部队就不多的夏侯渊显得更加单薄。在此关键之际,夏侯渊没有选择死守,而是因为南围战事不紧张主动去修补鹿角。
当然,也许夏侯渊并没有想到黄忠军队早已埋伏好。趁夏侯渊在兵力缺少的情况下修补鹿角,黄忠军队突然杀出。一代名将夏侯渊也死在了乱军之中。
扩展资料:
夏侯渊是个猛将,善攻不善守。凉州势力在关中作乱数十年,夏侯渊在陇西和陇右数次和马超、韩遂部众激战,多次击溃马超和韩遂。
最后仅用了不到3年时间就彻底平定了关中,在这一件事情上夏侯渊居功至伟。但是夏侯渊善勇不善谋,曹操早就提醒他要善用计谋,但是夏侯渊都没有听。
最后在汉中争夺战中,善勇的夏侯渊遇到善谋的刘备和法正,夏侯渊被黄忠偷袭斩首,命丧沙场,夏侯渊扬名于陇右之战,身死于汉中之战,可以说是个虎头蛇尾的将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夏侯渊
三国时为曹魏镇守关中的大将,除了钟繇,夏侯渊还有谁
魏略曰:楙字子林,惇中子也。文帝少与楙亲,及即位,以为安西将军、持节,承夏侯渊处都督关中。楙性无武略,而好治生。至太和二年,明帝西征,人有白楙者,遂召还为尚书。(《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
2 赵俨。常为监军。话说司马懿与赵俨之间至少有一年的时间间隔,这期间都督关中的岗位是否空缺我不清楚。原本有计划司马懿平辽东后回来直接去都督关中军事,因魏明帝突然去世,司马懿回朝辅政作罢。
齐王即位,以俨监雍、凉诸军事,假节,转征蜀将军,又迁征西将军,都督雍、凉。(《三国志·魏书·和常杨杜赵裴传》)
3 夏侯玄。赵俨告老后夏侯玄任征西将军督关中,虽然也是个有才华的人,终究不太通军旅,伐蜀失败,战争期间郭淮、司马昭等都受其节制,权限很大。夏侯玄外放明面上曹爽进一步染指军权,但接替夏侯玄任中护军的是司马师,为后面高平陵政变曹爽的覆灭埋下隐患。
顷之,为征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州诸军事。(《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
4 司马昭。高平陵政变后夏侯玄被召回,郭淮接替夏侯玄。中途郭淮与姜维对峙期间,司马昭主持关中防务。但时间较短,逼退姜维后司马昭就转到东线了。后来司马昭也短暂代行征西将军,没说是否都督关中,当时的都督应该是车骑将军郭淮。
蜀将姜维之寇陇右也,征西将军郭淮自长安距之。进帝位安西将军、持节,屯关中,为诸军节度。淮攻维别将句安于麹,久而不决。帝乃进据长城,南趣骆谷以疑之。维惧,退保南郑,安军绝援,帅众来降。转安东将军、持节,镇许昌。
蜀将姜维又寇陇右,扬声欲攻狄道。以帝行征西将军,次长安。(《晋书·景帝文帝纪》)
5 司马望。我到底还是给漏了一个,不过这个地方确实有诡异之处,就是他真正都督关中的起止时间不明确,任期八年这一点也比较可疑,可能会与郭淮、陈泰、邓艾等人有职务的重叠,这个等我提个问题研究清楚再改过来。
景文相继辅政,未尝朝觐,权归晋室。望虽见宠待,每不自安,由是求出,为征西将军、持节、都督雍凉二州诸军事。在任八年,威化明肃。(《晋书·宗室列传》)
6 司马孚。这个太容易遗漏了,时间短不说,也不知道干了什么事,感觉司马家这几个到西线有攒资历之嫌,当然自家人用着一般比较放心。
及蜀将姜维寇陇右,雍州刺史王经战败,遣孚西镇关中,统诸军事。征西将军陈泰与安西将军邓艾进击维,维退。孚还京师,转太傅。(《晋书·宗室列传》)
7 邓艾。在钟会之前一段时间,严格来说邓艾都督的是陇右,属于关中防区的一部分。但作为镇守西线的大将之一也给他算上吧。
今以艾为镇西将军、都督陇右诸军事,进封邓侯。
迁征西将军,前后增邑凡六千六百户。(《三国志·魏书·王毌丘诸葛邓锺传》)
8 贾充。贾充是西晋开国重臣,不过都督关中的时候晋尚未代魏,也可以算他一个,当然司马昭亲自到长安,主事的应是司马昭本人。
钟会谋反于蜀,帝假充节,以本官都督关中、陇右诸军事,西据汉中,未至而会死。(《晋书·贾充郭彰杨骏列传》)
遣护军贾充持节、督诸军,据汉中。(《晋书·景帝文帝纪》)
9、临危受命的张郃。夏侯渊挂掉后,张郃统领郭淮和杜袭率军退出了汉中,并在陈仓一线抵御刘备的继续进攻。
10、真正接替夏侯渊的是曹真。曹子丹曾是能和高顺“陷阵营”媲美的“虎豹骑”(曹操最精锐的卫戍部队)将领,武艺不在话下。在曹魏西北战区,曹真同张郃一起挫败了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也是蜀国最有可能成功的一次北伐(个人认为,这里不展开说);预料到诸葛亮第二次北伐肯定会出陈仓,并成功防御。这两项功绩就足以说明其能力。后来不顾朝中群臣反对,率张郃、司马懿、郭淮、费曜等进攻蜀国,但因道路艰险和连日降水,走了一半就退了回来,第二年就挂了。之后儿子曹爽被司马懿干掉,诛灭三族,差点断了香火···
11、其实论资历和作战经验,最有可能接替曹真的是张郃,估计张郃自己也是这么想的,但是曹叡委任的却是司马仲达。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失败退军中,张郃追其至木门谷战死。以张郃多年的沙场经验和司马懿的老谋深算,以及他们对诸葛亮的了解,这场追击战应不应该呢?但是司马懿没有多想,执意派张郃出战,鉴于司马仲达之后在朝中的计谋和行为,啧啧~
12、接替司马懿的是郭淮,个人很佩服的三国将领之一。在《三国志·魏书·郭淮传》中你会发现,郭淮随着阅历的增加和积累参加战斗经验,从一名军中小将逐渐成长为镇守一方的战区司令。
13、陈泰,曹魏重臣陈群的儿子。郭淮去世后,陈泰被任命为西北战区的最高统帅,多次抵御姜维的进攻,不久被调往中央。作为亲曹派,在曹髦被杀后,自己也悲愤而死。
14、最后一任就是钟会了,钟繇的小儿子~其最大的功绩当然是同邓艾一起灭蜀!作为亲司马氏的一派,自身也有叛乱的基因,在反攻长安的路上,和姜维一同死于乱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