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游戏

群星stellaris舰队战斗武器配置选择及科技玩法分析

2020-04-04 作者: admin 来源:网络 整理:游戏131(www.youxi131.com)

群星舰队战斗武器怎么配置

S槽动能武器
M与L槽离子炮
X槽电弧或光矛
P槽点防御
这种配置包吃一切

最强舰队配置推荐及分析 舰队怎么配置

1.每一种武器和防护都有优缺点
能量(energy)武器不擅长对付护盾(shield),擅长对付装甲(armor);
动能(kinetic)武器擅长对付护盾,不擅长对付装甲;
导弹(missiles)对付两者都擅长,但被点防(point-defence)克制。
所以一支舰队不能只有一种武器。
2.不同级别的船有不同的闪避(evasion)值和武器级别抗性
闪避值很好理解,后面会也着重讨论。武器级别抗性是我为了方便使用的词,意思就是船越小越难被更大的武器击中。
所以舰队需要混合不同级别的船。
Sevsquad认为每一级别的船都要有通用型(主力)和多种专精型,比例大致为一比一。他给出的自己的舰队模版为:
81艘护卫舰/36艘驱逐舰/6艘巡洋舰/4艘战列舰。
每一级别有不同的型号,具体配置非常复杂,大家可以到他的原帖查看。我只以护卫舰为例:
专精型:11艘配备鱼雷/13艘配备自动火炮(auto-cannon)/16艘配备点防
通用型:41艘配备中型激光和小型点防。
这样的配置看似很炫酷,也符合我们的一般认识:不存在万金油战舰,而应该发挥舰队的集体作用。然而事实是否如此呢?
我们先来看这两点前提:
1.每一种武器和防护都有优缺点
这点其实是一个迷思。可能游戏提示或者Wiki会跟你说类似的话,但Stellaris并没有这样明显的石头剪刀布设定。在Sevsqaud的原贴底下就有人指出,写在游戏文件里的是:
默认情况下(不考虑具体某一武器的设定),所有武器都有100%护盾伤害和0%穿盾,激光武器比另外两个多了50%穿甲,仅此而已。
所以只用一种武器没有任何问题,挑准确率(accuracy)和DPS最高的就行,可以优先考虑自带50%穿甲的激光武器。虽然射程也是影响选择的因素,但后面会解释为什么当前版本下你可以几乎无视它。
2.不同级别的船有不同的闪避值和武器级别抗性
闪避这一点没错,而且它是目前最imba的属性。武器级别抗性包括两个方面:小船很难被大型武器击中;小型武器对大船的攻击效率不高。这两点也都是迷思。
大型武器对小船的命中率和小型武器是一样的,就看面板数值,没有其他的隐藏设定。不过大型武器尤其是导弹会有overkill效应。这主要是Stellaris的战斗目标选择系统不理想。道理很简单:几门大炮攻击一个目标(小船),造成的伤害远远超过目标的船体值,导致火力浪费。而大型武器的射速比小型武器慢很多,结果就是实际的DPS比不上多门小型武器。更坑爹的是导弹/鱼雷。如果几枚朝着同一目标飞去,如果目标被其中一枚或其他武器击毁,剩下的还在飞的导弹/鱼雷就会消失。
至于小型武器对大船的攻击效率,很遗憾,由于游戏的装甲是按百分比减少伤害的,所以小型武器和大型武器造成的伤害比例也是一样的。
总之,不用担心大型武器更难击中小船,但需要担心overkill效应;小型武器和大型武器的攻击效率是一样的,所以除了射程以外,大型武器没有任何优势。4门小型武器的伤害完全等同于1门大型武器,但实际DPS更高。
然后我们来看Sevsquad和类似的花式配置的一个问题:太复杂。
哪怕之前说的两点前提都是对的,哪怕Stellaris中真的不存在所谓的万金油,这样的配置还是太复杂了。4个级别总共12种型号的舰船,先不说要花很多不必要的时间设计,如何保证最佳的舰队比例和性价比?如果有战损该如何补充?后续升级也是一个大麻烦。
当然,如果在一个理想的游戏环境下,多样化的配置是最好的。但P社的游戏在战术层面从来都是比较单调的,玩家也倾向于最小的管理和学习成本,看看钢3的三步一炮就知道了。而Stellaris和这个理想情况中间的距离甚至要大于钢3和黑冰的距离。

群星stellaris舰队怎么搭配 群星超强舰队火力配置

研究完成之后到舰船设计界面重新用新研究出来的配件设计舰船,如果不行自己设计就点自动设计,记得保存设计。然后选中舰队,再右键空间站选择升级舰队。(或者选中舰队点舰队页面的“升级”也行——舰队拆分按钮隔壁的隔壁那个按钮。)

群星stellaris舰队怎么配置

首先有一个指导思想,一支舰队的主要组成部分,不可能是高级的巡洋舰和战列舰,毕竟维护费和制造周期太长。以战列舰为例,维护费一艘就要十个矿石左右,制造周期没有组件加成要480天,造价在2000矿石左右。也就是说,如果你不幸的遇上了你战胜不了的类型的敌人,并损失了几艘战列舰,你需要超过十年的时间才能重新形成战斗力,这时候你的帝国早就覆灭了。与战列舰相比,最开始的护卫舰以及早期主力驱逐舰的制造周期和成本都很低,即使一次战斗失利,就算你在后方只有一个安全的太空港,480天的时间就可以造出十艘护卫舰或者五艘驱逐舰,如果你有多个太空港可以很快完成装备的更新来应对敌人。同时,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一支舰队的实力不光是由面板的军事力量决定的,而应该更多与舰艇的数量有关系,因为每一艘舰艇都有独立的闪避值,当被同样的火力攻击的时候,相应的每一艘舰艇被击中的概率会下降。这样来看,一支联合舰队的主要组成部分(70%到80%)应该都是护卫舰和驱逐舰这种辅助舰艇,其中护卫舰占的比例应该是最大的。
舰队中主要的角色我觉得有以下几种:输出,防御,消耗。
他们的位置,一般是输出在最后排,消耗在最前排,防御要根据战场情况看。
输出负责破坏对手舰队,防御是为了保护自身的重要船只,消耗就是吸引火力。
最原始的只有护卫舰的太空战斗中,护卫舰担当了三个角色。
等到有驱逐舰的时候,护卫舰就把输出转交给了驱逐舰。
再到后面有了巡洋舰和战列舰,驱逐舰又把输出交给了后两者,自己退到了防御和消耗的角色上。
但是这只是一种简单的划分,因为巡洋舰和战列舰经过特殊改造也可以担当防御的职责。
接下来我就用人类的战舰模板分析一下怎样造出你想要的特定角色的战舰。
首先是护卫舰的三个模块
最早肯定要用strikerCore(打击核心),不然你根本没有输出。后期也可以用,装一个鱼雷来打击对手的大船。
但是等到驱逐舰出现之后,你就可以开始制造InterceptorCore(截击核心)的护卫舰了,因为这时候护卫舰的职责已经开始向防御转型,可以装备点防和干扰器来辅助驱逐舰。
ShifterCore(运送核心)我一开始觉得是没用的,但是它有两个中型模块,也就是说如果装个护盾或者高级装甲,它比一般护卫舰抗打,后期可以考虑只装一个点防或者干扰器来作为消耗的炮灰。

群星stellaris舰队战斗心得 群星stellaris舰队战怎...

首先是是第一部分。武器基本类型有三种,导弹,动能武器,能量武器。防御模式对应的也是三种,装甲,点防,护盾。这些大家只要玩过都懂。
但是进阶武器,因为脸的原因,不一定大家知道的很全:
能量类:
电弧发射器(arc emitter) 可能伤害高,但是每一发伤害都是随机的,看脸武器
干扰器 对护盾有50%伤害加成,主要用来对付护盾
等离子武器 特化用来对付装甲的能量武器
光矛(lances):特化的能量武器,射程很高,威力很大,但是自身也很大,必须放在L槽
飞弹类:
鱼雷 完全无视护盾,但是速度很慢,用来对付护盾的导弹
蜂群飞弹 大量的小型飞弹,用来对抗点防系统的飞弹
动能武器类:
自动炮(autocannon) 射速很快的动能武器,用来快速破坏护罩
动能炮(kinetic artillery)特化的高射程动能武器,为了弥补动能武器射程短的不足,但是体积很大,必须放在L槽
最后一个就是飞机(strikecraft)了,目前看到的分类有三种:侦查,攻击,轰炸,侦查和攻击伤害比轰炸低一点,但是攻击频率高0.5s左右。然后就是相克分析了。首先根据p社武器学,克制不是完全的,而是有概率的,而且除开武器对防御的克制,还有回避(evasion)和战术电脑的因素,后面这两个单独可以开一帖了,在此不赘述。
具体的相克很简单,护盾可以防御能量武器和正常导弹,但是害怕动能武器,而且完全不能防御鱼雷。护甲则是刚好相反,可以防御动能武器和鱼雷,对抗能量武器很弱,对正常飞弹一般。
点防则是特化用来防御飞弹和鱼雷的,对鱼雷效果最好,但是对其他两种武器没有作用。
但是我们不止有基本武器类型,各类武器都有后期的特化类型。根据目前科技的机制,你走了哪一条武器路线,相应科技出现几率会变高,所以不太可能出现同时点多种高级进阶武器的情况。
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搜索:
群星stellaris k73或者看这里http://www.k73.com/glzq/151440.html